“時隔71年的跨國擁抱”系列評論①
漂洋過海來看您,我的英雄!
大眾網評論員 王封
“我知道有一天,他會在一個萬眾矚目的情況下出現,身披金甲圣衣,腳踏七彩祥云……”中國電影里的精彩臺詞與橋段,其實在71年前的濰縣(今濰坊)就已震撼真實上演。唯一不同的是,眾人注目之下,全副武裝的蓋世英雄,是從昆明飛來的B-24轟炸機上一躍而下的的七位傘兵:六名美國人,一名叫王成漢的中國人。
天降神兵!迎接他們的不是已成喪家之犬的日本看守,而是沖破大門歡呼的1000多名僑民難友。
重獲自由!各國僑民三年煉獄般的日子終于熬到了頭,他們沒想到幸福的來臨竟然是如此浪漫。
“歸飛越鳥戀南枝,劫后余生嘆數奇。”從個人情感的角度來講,一場災難過后,倘若留下的全是不堪回首的悲慘記憶,人們難免會把創傷深埋心底,刻意回避,不愿提及;假如人們在災難中幸運活下來,就像濰縣集中營的人們盡管吃盡苦頭,但最后的結局是喜出望外的一抹亮色,自然這段苦盡甘來的經歷也成了人生一筆寶貴的財富。可以想見,他們在兒孫面前每每說起在中國的往事,都會大贊獲得解放時的盛大場景以及他們的英雄。

71年后,中美兩位耄耋老人在中國貴陽含淚相擁,這個跨世紀跨越太平洋的相逢意義非凡,讓那段同仇敵愾、刻骨銘心的塵封往事再次呈現在世人面前。
“這是一個奇跡”!今年83歲的美國人瑪麗(中文名戴愛美)見到了71年前的救命恩人王成漢時眼含熱淚,感慨不已。是啊,第一次相遇時,戴愛美已在集中營生活近3年,還是一個12歲的小姑娘,王成漢是一個青澀的20歲小伙子。一別71年,天各一方。然而,時空距離再久遠,也難以隔斷對英雄的思念。
“我還活著,你也還活著,我們終于見到了。”其實,戴愛美的感慨非常樸素,她真的沒想到當年的中國救命恩人活著,而且如此康健幸福,還能跟她一起唱71年前在濰縣集中營唱過的歌曲《你是我的陽光》。
“這是感恩之旅”!美國費城一家報紙也在顯著位置報道戴愛美此番來中國尋訪救命恩人的消息,王成漢的頭像也出現在報道中。的確,這是一次感恩之旅,更是一次回家之旅。戴愛美出生在河南開封,祖孫幾代都曾生活在中國這片熱土上。她從上世紀90年代起開始尋找當年的傘兵勇士,今年91歲高齡的王成漢是她找到的最后一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健在的救命恩人。
人生的相遇、離別與重逢,充滿了太多不確定性,更何況要穿越時刻面臨生死考驗的艱苦歲月。這就是王成漢與戴愛美相見后說的“緣分”吧。能夠71年之后再相逢,即便沒有濰縣集中營那個難忘的瞬間,也堪稱傳奇和神跡——人的一生能有幾個71年?!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71年前的一次義舉,救助過的人能不遠萬里來看望,王成漢老人無疑是幸福的;而找尋到救命恩人實現夙愿,戴愛美女士也是快樂的。
讓我們向這一對中美老人祝福和致敬吧,你們都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