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醫院總體收入下滑
根據物價部門的測算,藥品零差價給醫院帶來的收入下降,其中80%的部分要通過提高醫療服務價格進行彌補,財政予以補貼10%,另外10%通過醫院降低成本進行彌補。
“因為這次改革前我們醫院藥物銷售收入所占比重就不是特別大,從現在情況來看,這次取消藥品加成、降低檢查費用對我們醫院收入影響并不是特別大。”省城某三甲綜合醫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6月份,醫院業務收入增長了28%。
該負責人表示:“其實還有一部分收入增長的空間,例如診療收入醫院有10%的自由浮動定價空間,知名專家診療費等,我們暫時還沒打算調整,未來如果真的出現醫院收入大幅下降,仍然有調整空間。”
不過,目前省城多家醫院統計發現,醫院收入下滑明顯,并且難以通過其他醫療服務價格上漲彌補。省城一家大型三甲醫院發現,光藥品零差價一項,就減少約2.3億元收入,而通過提高醫療服務價格僅能彌補70%左右。
對于專科醫院來說,日子更加不好過。山東省精神衛生中心醫務科相關負責人稱,由于該院手術量較少,且大都是門規病人,每床每日醫保僅能報銷200元,遠遠低于實際260元的花費,“提高了醫療服務價格,但報銷額度不提高,醫院只能自己想辦法填這個窟窿。”
為增加手術量、提高病床的周轉率,山東省立醫院等多家醫院相繼推出日間手術。“為減輕患者負擔,以前需要住院兩三天的像疝氣、結石等泌尿科一些手術,現在當天就能出院。”曹銘鋒說,該院已經推出60多個病種,都可以在兩小時內拿到檢查結果,并當天做完手術出院。
因此,醫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數出現了明顯下降,馬林告訴記者,2015年6月,該院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數是10.6天,今年6月則縮短為9.68天,病房使用率超過100%,比去年同期增加7.4個百分點。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任何媒體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