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公立醫院的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一律實行零差率銷售,切實降低患者用藥負擔。取消以藥養醫,改革補償機制,公立醫院補償機制……”濟南58家省市屬公立醫院自今年6月1日起同步推行醫療改革,其中包括取消15%藥品加成、藥品零差價銷售,提高門診診察費、護理費等醫療服務價格,降低大型檢查費用等。

  醫院業務收入普遍下滑

  “怎么100塊錢了,上次來看病掛號才幾塊錢的!”8月2日上午,齊魯醫院咨詢服務臺前,從淄博前來就診的牛女士問詢著醫事服務費。醫院門診大廳的屏幕上,依然不斷滾動著《關于取消藥品加成理順部分醫療服務價格有關問題的通知》,但顯然,牛女士并不清楚醫改后診察費提高的事情。

  像牛女士一樣抱怨診察費貴了的人不在少數,但各家醫院的檢測數據卻實實在在地顯示著收入在下滑。

  “各醫院情況不一樣,我們醫院藥占比比較高,能有40%多,所以在實行藥品零加成后,光藥品零差價一項,就減收約2.3億元。”省城一家三甲醫院相關負責人稱,雖然體現人員服務價值的勞務價格有所提高,但這只能彌補約七成。

  另一家綜合三甲醫院的監測數據則顯示,該院6月份業務收入不足1.1億元,與5月相比下滑了1.6%。

  知名專家號未全面推開

  取消藥品加成的同時,《關于取消藥品加成理順部分醫療服務價格有關問題的通知》也提到要擴大醫院定價自主權,并在診療收入方面給了10%的自由浮動定價空間,但記者咨詢了多家省級醫院,發現并無一家全面提高診療價格。

  濟南一家省級三甲醫院醫務部負責人張一(化名)告訴記者,該院6月的藥占比(買藥花費與看病總花費的比)相較5月下降了4個百分點,與2015年6月相比則下降了6個百分點。

  “醫院有10%的浮動定價空間,但我們沒有借機上調,就連100-300元的知名專家號我們也沒跟進。”張一認為,進項有減無增,收入下滑也是正常現象,“相比之下我們醫院收入下滑的還不算多,因為之前的藥占比就不算高,只有34.07%。”

  至于上百元的知名專家號在提高醫院整體收入上能有多大作用,張一認為不好籠統下結論,但作為一個觀察者,他認為幾家醫院推出的知名專家號,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知名專家每天限接20個號,也只有個別科室能看滿。”患者們是不知道有知名專家號這回事,還是根本不太認可?8月2日,在某家推出了知名專家號的醫院,一位醫生對記者表達了自己的不解。而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印證了張一的觀點。

  記者了解到,對于知名專家號,包括山東省千佛山醫院、山東大學第二醫院在內的多家醫院都持觀望態度,并不著急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