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導讀: 7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深化出租汽車行業改革新聞發布會宣布,經國務院同意,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改革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 見》(下稱“《指導意見》”),交通運輸部等國務院七部門聯合頒布了《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下稱“《管理辦法》”)。《管理辦法》將 于2016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

(本文刊發于《中國經濟周刊》2016年第31期)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賈國強 | 北京報道
“終于再也不用每天提心吊膽地拉活了,特別是去火車站和機場的時候。”在北京開了一年多的網絡專車司機張師傅在聽到交通部宣布承認網約車合法時興奮地按了喇叭。他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以前政策不明確,總是擔心被罰款,現在終于“名正言順”了。
這得益于備受社會關注的出租汽車行業改革政策正式公布。7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深化出租汽車行業改革新聞發布會宣布,經國務院同意,國務院辦 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改革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交通運輸部等國務院七部門聯合頒布了《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 務管理暫行辦法》(下稱“《管理辦法》”)。《管理辦法》將于2016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
“這兩份文件是一個進步,它承認了專車合法性,并將其納入出租車體系管理,有助于推動出租車行業改革,構建健康有序的交通運輸體系。”一直呼吁出租 車管理體制改革的廣州市政協常委曹志偉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說:“然而這個步子還不夠,改革步伐應該更大一些。出租車公司的利益是次要的,應 逐漸轉變為服務型的企業;而重點在于司機和乘客的利益。”
在乘客、駕駛員、出租車公司、網絡打車平臺和交通主管部門中,乘客和駕駛員往往是弱勢群體。那這次能解決多年以來城市居民的“出行難”“打車難”等 難題嗎?被傳統出租車司機普遍吐槽的“份子錢”管理模式還能繼續下去嗎?《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梳理了北京、上海、廣州、南京、鄭州等31個省會城市的出租 車現狀,包括出租車數量、常住人口、萬人擁有量、份子錢、經營權有償使用費等情況,希望能從中找到一些原因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