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帶式輸送泵第一次應用在房建領域、施工基坑最深、混凝土一次性澆筑最快最多、建設標準抗震級別最高……14日,青島海天中心主樓底板澆筑在完成,作為目前山東省內在建的第一高樓,建成后海天中心主樓高達369米,共74層,目前底板澆筑施工創(chuàng)下多個記錄,下一步海天中心將進入主體施工階段,計劃2020年投入使用。

  14日上午,經(jīng)過30個多小時、100余輛混凝土罐車、500余名工人的連續(xù)施工,青島海天中心主樓基礎底板完成了混凝土的一次性澆筑,下一步海天中心主樓正式步入主體施工階段。記者在東海西路側海天中心工程施工現(xiàn)場看到,工地的基坑深30多米,2號塔樓主樓的底板混凝土澆筑已經(jīng)完成大部分,兩臺混凝土皮帶式輸送泵和兩臺混凝土長臂式泵車正在緊張地澆筑施工。

  “濟南的山東第一高樓并未開工,因此青島海天中心是目前山東省內在建的第一高樓,也是青島的第一高樓。海天中心項目分為三座塔樓,其中2號塔樓是最高的,369米,地上共74層,地下5層局部6層。”施工現(xiàn)場中建八局項目副總工李維強介紹,海天中心在今年6月27日正式開建,目前2號塔樓正在進行底板混凝土澆筑施工,由于氣溫高不利于混凝土澆筑施工,加上項目地處青島黃金海岸線核心地帶,交通無法形成環(huán)路,給施工帶來很大難度。

  “2號塔樓作為山東在建的最高樓光底板需要澆筑混凝土12000立方米,一次性澆筑耗時30多個小時,這也是目前青島市房建領域一次性混凝土澆筑最快最多的項目,其中澆筑厚度最深達8.7米,施工過程中采用的皮帶式混凝土輸送泵第一次應用于房建領域,混凝土澆筑每小時可以達到270立方,大大加快了施工效率。”李維強說,目前海天中心項目混凝土平均澆筑速度是300立方,是目前青島市混凝土澆筑最快的,此外,海天項目作為智能化工地,不僅采用了BIM技術提前模擬規(guī)避了建造風險,還使用了無線傳輸技術等智能技術,通過實時監(jiān)測混凝土的溫度和自動測量基坑的變形情況,保證了施工精度。李維強還介紹,海天中心按照使用年限為100年建設,抗震級別為最高的特一級,可以抗7級地震。

  青島海天中心是由青島國信集團投資建設,中建八局施工,建成后集超五星級酒店、高端辦公、高端會議、商務、公寓、觀光、文娛等七大業(yè)態(tài)于一體的超高城市綜合體,建筑總面積49萬平方米,總投資137億元,建設總工期為4年,將于2020年年底建成投入使用。海天中心的建設在地下空間的開發(fā)利用、阻尼器人體舒適度優(yōu)化、PM2.5抑制、冰蓄冷技術升級、高品質公寓打造取得突破。建成后將成為智能化辦公、文化、休閑、旅游的新場所,也將成為青島21世紀綜合體的新地標。

  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 記者 趙波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任何媒體或個人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