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城鎮化發展進程向前又邁出了實質性步伐!近日,市政府印發了《關于天橋區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通知》和《關于商河縣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通知》:天橋區位于黃河以北的大橋鎮和桑梓店鎮這兩個鎮將“撤鎮設辦”;商河縣的沙河鄉和張坊鄉則將“撤鄉設鎮”。

  天橋區的行政區劃橫跨黃河南北兩岸,其中,該區在黃河以南有13個街道辦事處,在黃河以北則有大橋鎮、桑梓店鎮這兩個鎮。而此前,關于大橋鎮、桑梓店鎮“撤鎮設辦”的事宜就已被天橋區提上了日程,如今終于塵埃落定。通知中明確提出:撤銷大橋鎮,以其原行政區域設立大橋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大橋鎮政府駐地;撤銷桑梓店鎮,以其原行政區域設立桑梓店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桑梓店鎮政府駐地。通過此次調整,天橋區全部完成撤鎮設辦,該區街道辦事處數量達到15個,該區城區面積也將從目前的72平方公里擴大到259平方公里。

  此次,商河縣兩鄉也得以“撤鄉設鎮”。通知中提出:撤銷沙河鄉,以其原行政區域設立沙河鎮,鎮政府駐原沙河鄉政府駐地;撤銷張坊鄉,以其原行政區域設立張坊鎮,鎮政府駐原張坊鄉政府駐地。

  影響幾何

  此次“撤鎮設辦”有哪些利好?

  助推攜河發展,為建設新區提供動力

  近年來,濟南市大力實施“北跨”發展戰略,天橋區成為該戰略的橋頭堡。作為承接“北跨”戰略的排頭兵,大橋鎮和桑梓店鎮隨著新材料產業園區、鵲山龍湖等項目的快速推進,已邁入發展加速度。同時,濟南市正積極申報國家級新區濟南新區。新區規劃建設攜黃河南北融合發展的城市新區,將為黃河北帶來重大發展機遇。

  伴隨著從跨河發展到攜河發展,天橋區黃河北大橋、桑梓店發展逐步大變樣,城市化功能越來越強。記者了解到,隨著直通黃河北的K135、K143路公交車的開通、黃河三座大橋正式面向濟南牌照小型客車免收通行費,有效破解了跨河交通制約難題,黃河南北兩岸的融合發展進一步緊密。“濟南黃河大橋和建邦黃河大橋直接連接天橋區黃河北兩鎮與濟南主城區,給北跨橋頭堡發展帶來最直接的有利影響。”天橋區相關人士說,大橋鎮、桑梓店地區的郵電通訊、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社會公益、社會福利和社區服務等漸趨完善,撤鎮設辦的條件已成熟。

  天橋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大橋鎮、桑梓店鎮是推進攜河發展的橋頭堡,“撤鎮設辦,推動產業北進和城市北跨,將為加快攜河發展、建設濟南新區提供新動力、激發新活力。”此外,撤鎮設辦后,天橋區黃河北的行政區域在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資源配置、基層組織建設等方面將得到極大提升。

  同樣,張坊鄉、沙河鄉撤鄉建鎮后,能有效擴大商河縣域發展空間,帶動招商引資,優化調整產業布局,加快商河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進程。

  濟南城鎮化發展總體情況咋樣?

  “鄉”成歷史,市內5區僅歷城有鎮

  市民政局區劃地名處相關工作人員說,此次天橋區和商河縣部分行政區劃調整后,“鄉”在濟南市就沒有了,而鎮全市目前一共還有46個。據了解,在濟南10個縣(市)區中,6個縣(市)區都有鎮,例如長清區有萬德、歸德、孝里、馬山、雙泉、張夏6個鎮;而只看市內5區,歷下、市中、槐蔭和天橋4個區全是街道辦事處了,僅歷城區還有6個鎮,分別為唐王、董家、彩石、西營、柳埠、仲宮。

  全市撤鎮設辦從上個世紀90年代就開始,發展到一定程度具備條件后,很多鎮改成街道辦事處,進行城市化管理。2007年,歷下區所轄的姚家鎮和市中區所轄的十六里河鎮、黨家莊鎮正式實施撤鎮設辦。在濟南城市化進程中,歷下、市中率先成為濟南市沒有鄉鎮的兩個區。2013年初,槐蔭區撤銷段店鎮和吳家堡鎮,同時設立4個街道辦事處,槐蔭由此也成為沒有鄉鎮的區。此次天橋區調整后,成為第四個沒有鄉鎮的區。“撤鄉設鎮”在濟南也并不鮮見,在2013年,商河縣的孫集、韓廟這兩鄉就已“撤鄉設鎮”。

  “此次行政區劃調整不涉及其他區,只需要上報省政府批復。”市民政局工作人員說,如果涉及區和區之間的區劃調整,需要上報國務院批準。

  “全市剩下的鎮何時撤鎮設辦現在還沒有時間表,得根據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而定。”民政部門人士表示,加快城鎮化水平、撤鎮設辦是社會發展的趨勢。

  延伸閱讀

  “撤鎮設辦”相關細化標準正在制定

  此前,市民政局相關工作人員接受采訪時表示,在推進城鎮化過程中,濟南目前現有的鎮如果達不到相關條件,就沒法變成街道辦事處。該工作人員稱,最基本的條件是,城鎮駐地常住人口數不能太少,不能少于3萬人;基礎設施建設需達到一定條件,如自來水、煤氣等設施要完善。此外,還需根據人均經濟收入、生產生活方式等情況多方面綜合考慮。

  17日,市民政局工作人員表示,撤鎮設辦有一定的考核標準,如人口數量、經濟指標等,目前對這方面的相關細化標準正在研究制定中。“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撤鎮設辦是自然而然的事,城市化水平提升了,如果還是鎮,其管理體制就無法適應城市發展的需求,就需要進行區劃調整。”該工作人員說,撤鎮設辦由區政府提出,上報至市政府審核,最后由省政府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