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啟動司法體制改革兩年多來,山東各級各地司法機關堅持以提高司法公信力為根本尺度,堅定不移深化司法體制改革,不斷破除機制體制的束縛,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提升案件審理的速度和質(zhì)量,群眾滿意度明顯增強。

  據(jù)《山東新聞聯(lián)播》報道,程序繁瑣,審判周期長,曾經(jīng)是長期困擾法院審判工作的難點。而這兩天,濟寧梁山縣居民劉洋則感受到當?shù)貙徟谐绦蚋母锖髱淼姆奖憧旖?,他起訴的一起經(jīng)濟糾紛案,7天后,就當庭拿到判決書。

  原告當事人劉洋:“公平公正,辦案效率十分高,非常滿意?!?/p>

  濟寧梁山縣人民法院法官張永杰:“原先一個案子得2個月到4個月左右,開庭是合議庭,那就需要3名法官或1名法官和2名陪人民審員來組成一個合議庭,合議后再報庭長、院長報簽。”

  審判工作的提速來自運作模式的創(chuàng)新。去年開始,梁山縣人民法院為每位主審法官成立“法官工作室”,推行“法官+法官助理+書記員”的審判模式,把庭長、院長審批權下放給主審法官,案件審結(jié)由主審法官簽字即可生效。同時,把原先法官審判中的程序事務交由法官助理和書記員處理,做到簡單案件不出周,復雜案件不出月,讓審判工作進入快車道。

  濟寧梁山縣人民法院法官張永杰:“這種審批權的下放,真正做到了責權分明,讓審理者去裁判,讓裁判者去負責?!?/p>

  新的審判模式運行以來,梁山縣法院案件審理數(shù)量增加了30%以上,當庭宣判率達到99%。

  山東在不斷理順審判程序、提高審判效率的同時,正全面落實立案登記制改革,對依法應該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訴必理。今年3月,東營廣饒縣的王某起訴廣饒縣國土資源局等部門賠償他的土地補償款,廣饒縣縣長霰景亮,廣饒縣國土資源局局長朱春光等人出庭應訴。這是東營市法院審理的首起由政府“一把手”出庭應訴的案件。。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行政庭副庭長侯勇:“地方、部門的行政一把手出庭應訴,顯示出對百姓利益的真正重視,對官員來說也是一種很好的法治教育,有更多的官員開始以一種開放的心態(tài)積極面對,把它當作是政府與公民溝通的有效平臺,勇于接受監(jiān)督、敢于承擔責任?!?/p>

  隨著司法改革的逐步深入,全省法院系統(tǒng)案件審理和結(jié)案數(shù)量大幅提升,在15年同比增幅17.9%和22.7%的基礎上,今年截至5月底已經(jīng)新收63.1萬件,結(jié)案45.1萬件,同比分別上升22.3%和26.1%。(原文來源:山東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