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賺不賠?這事兒還真不好說

  現行政策下,與普通二手房相比,學區房抗跌能力確實強。但是,原本不值錢的小房子僅因為學區就買賣高價,并非全無風險。

  其一,學校的招生情況每年都可能發生變動,學區范圍并非一直不變。押寶的“學區房”一旦失去價值,價格也會隨之直線下跌。即使看好的學校就在自家樓下,也會面臨學校合并、搬家、學區重劃等風險。

  其二,很多家長認為,買學區房現在高價買,過幾年孩子讀完書再賣掉,還能賣個更高的價。但超過實際價值和普通民眾承受力的天價蝸居還有多大上漲空間,這也是個未知數。

  賣大房換小房,賣新房換舊房……學區房二手房的火爆交易,炒熱了市場,也催生出怪象。經濟學者馬光遠表示,學區房被熱炒背后的問題是教育資源分配失衡,只要學校之間有差距,學區房就會有市場。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從根本上講,破除“拼爹、拼房”的關鍵,是要繼續深入推進教育改革,合理分配教育資源,縮小“牛?!焙推胀▽W校之間的差距。

  2016年初,教育部出臺文件要求,在目前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擇校沖動強烈的地方,要積極推進“多校劃片”。這意味著,一旦新政推開,購買“學區房”將不一定再能確保孩子躋身特定學校。

  同時,在上半年全國樓市成交量沖高的大背景下,預計下半年調控力度或將加大,力促“去庫存”“穩增長”與“防泡沫”“降成本”間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