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套廉租房入住率不足10%

  230套廉租房建成已近兩年,僅住進18戶,入住率不到10%;小區無大門、無監控、無綠化,生活配套實施建設滯后……

  8月12日上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到達濱州市濱城區第二油棉廠小區后發現,小區的名字已經改為安康花苑。小區沒有大門,只在進入小區拐角處有一座工棚,類似值班室,但工棚內并沒有人。小區里鋪上了水泥路,道路兩旁雜草叢生,有些區域雜草里殘留著垃圾并伴有腐臭味。

  一名油棉廠的退休職工告訴記者:“第二油棉廠小區原來就是油棉廠所在地,后來工廠拆遷,就將部分原廠職工安置在了這座小區。”

  在小區周圍,除了遺留下的一間第二油棉廠衛生室,很難再找到原工廠的印記。

  小區里一位居民告訴記者,自從2014年入住以來,小區一直沒有大門,也沒有安裝監控及其他安保設施,所以治安情況不佳,時常發生居民電動車丟失的情況。“因為沒有監控,即使報警也沒有用,東西丟了也就丟了,讓人很氣憤。”

  據記者現場觀察,整個小區內除了一家小賣鋪以外,幾乎沒有其他生活配套設施。小賣鋪老板王姐告訴記者:“小區入住率不算高,大概住了200多戶居民,整個小區幾乎沒有做統一的綠化,有的居民就自己在樓前綠化帶里種植了玉米、大豆等農作物。”

  “當年買房時,開發商說小區有綠化、有健身廣場,可根本沒有兌現承諾。我們每個月還要交物業費,按照房屋面積每平方米5毛錢,不交物業費就要被物業斷電斷水。”王姐說道。

  另一名11號樓的業主告訴記者:“當年若不是考慮小區距離上班地點近,是不會買這個房子的。孩子馬上上小學了,可小區周圍并沒有好的學校,得去市里上學,交通也不是非常便利。”

  記者發現,小區附近確實有一家陽光幼兒園,但并沒有發現其他學校。黃河二路上有28路、30路以及濱州通往惠民的公交車站點,有居民表示交通條件“還行”,但打車比較困難。

  濱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宣傳科(以下簡稱“宣傳科”)在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關于2015年度山東省審計工作中提到的保障房配套設施不夠完善、道路不通暢問題已及時進行整改。綠化因原施工企業養護不夠到位,導致部分綠化用地退化,苗木枯萎,已安排相關企業準備補植、提升,因季節原因暫不能種植,待9月份以后再行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