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開海首日:煙臺逮住十斤大鲅魚,青島捕200多斤蝦虎!
煙臺開海首日:逮住十斤大鲅魚!
9月1日,休漁期結束,沉寂了三個月的碼頭又熱鬧起來。記者在煙臺部分漁港和碼頭了解到,開海首日,出海漁船的收獲與往年差不多,有的漁船捕到重約十斤的大鲅魚,新鮮的海鮮一上岸就被搶購一空。

1日,記者來到煙臺開發區大季家鎮初旺碼頭,第一批出海的漁船載著各類海鮮歸來,碼頭上聚集了不少魚販和買魚的市民。一艘漁船捕到一百多斤鲅魚,剛上岸就被搶購一空。對于開海首日的收獲,不少漁民說,魚類沒有去年多,但是爬蝦捕獲量比去年要大。
大部分漁船捕獲的是小鲅魚、鮐魚。“今年的魚個頭不大,捕撈量和去年差不多,但今年鲅魚價格比去年漲了20%左右。”一位漁民告訴記者。
記者在初旺碼頭走訪多位船長,他們大都稱今年的捕撈量還湊合,魚個頭小點,一般一對船能捕獲各類魚1萬至2萬斤。“這碼頭有一對船捕的魚,賣了3.3萬元。”一位老船長說。
漁民告訴記者,出海一趟費用不低,一對船得雇10人至12個人。包月工人的工資在六千至八千元,短期工人出海一趟得200元至300元。出海打魚費用高,好在今年柴油價格低了,再加上今年魚的價格不錯,對于今后一段時間大家充滿期待,希望有個好收成。
出海打魚還得靠運氣,就像有的船員是老手,有的船員是新手,一網下去,每船都不一樣。有的船捕的魚少,有的捕的魚多,特別少的情況不太多,大部分漁船的情況是差不多的。
在初旺碼頭,記者看到一條長約一米、重十斤左右的大鲅魚。大鲅魚一現身,引得許多人圍觀,捕到大鲅魚的漁民高興得合不攏嘴。圍著碼頭轉了好幾圈,記者共看到3條約十斤重的大鲅魚。
青島開海日:魚不多,蝦蟹唱主角
9月1日,黃、渤海3個月的休漁期結束,即墨1500多艘漁船出海捕撈。當天下午,一艘艘漁船陸續靠岸,漁民們在開海首日迎來豐收,捕撈上岸最多的海鮮是蝦虎和螃蟹。有的漁船當天捕回200多斤蝦虎和幾十斤海蟹,海鮮剛一上岸就被等候已久的商販搶購一空。
9月1日下午3點左右,在即墨鰲山衛街道七溝碼頭,隨著一艘艘出海的漁船陸續返港靠岸,冷清了3個月的碼頭上熱鬧起來。“今天出海一趟收獲還行,捕回不少的蝦虎和螃蟹。”正在漁船上卸貨的漁民何書永說,9月1日上午,他駕駛漁船出海,經過1個多小時的航行來到距離海岸線六七海里的近海海域,撒網捕撈,當天他一共捕撈了200多斤蝦虎、幾十斤螃蟹和一些小雜魚。
不少漁民對于開海首日的收獲比較滿意。“除去油錢和人工費,今天至少能賺六七百元。”即墨女島碼頭漁民劉永年高興地說,當天他出海捕撈到的海鮮主要以蝦虎和螃蟹為主,光蝦虎就捕回200多斤,收入非常可觀。
記者從即墨海洋漁業局了解到,當天即墨大約有1500多艘漁船出海捕撈,上岸的海產品主要以蝦虎和螃蟹為主,魚則較少。
漁船剛一靠岸,船艙里的海鮮就被早已等候在碼頭的商販收購,運送到各大農貿市場銷售。
“剛開海海貨肯定非常搶手,為了能多收購一些,提前好幾天就和船老大預訂了。”正在漁船上收購蝦虎的一名商販說,當天她從幾艘漁船上一共收購了1200多斤蝦虎和300多斤螃蟹,收購的海鮮分揀后裝入海鮮運輸車運輸到各大農貿市場上銷售。
在碼頭上,不少市民趕在開海首日前來購買剛剛上岸的海產品。“今天剛開海,特意開車過來購買一些海鮮回家‘嘗鮮’。”一名市民說,當天她在碼頭上一共購買了好幾百元的蝦虎和螃蟹,晚上回家打算邀請好友一起品嘗。
開海當天,在上岸的海鮮中,蝦虎和螃蟹最為搶眼。“現在海水溫度較高,蝦虎和螃蟹一般都在淺水海域棲息,所以捕撈量也最大。”當地漁民于先生說,現在這個季節,蝦虎一般都潛伏在淺海20厘米深的淤泥中,而螃蟹則是趴浮在海底。
漁民們說,這個時候捕撈上岸的蝦虎和螃蟹還不是最鮮肥的,一般每年清明節前后是蝦虎最為肥碩的時候。螃蟹則是在9月下旬以后,隨著海水溫度降低,螃蟹活動減少,自身的消耗降低,肉質最鮮美肥厚。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鐘建軍 呂奇 張菁 宋祖鋒)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任何媒體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