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東西還送錢,這事您聽過嗎?沒聽過不要緊,最近這“好事”在濰坊確確實實地發生了。只是不知道這“好事”到底靠譜不靠譜?
買東西返現金?

據《每日新聞》報道,濰坊高新惠好超市,看門頭名不見經傳,暗中的實力可不小。有幾位市民,每個人跟這家超市都有著近10萬元的經濟糾紛。超市是賣方,市民是買方。
“當初說是讓我們買他們的東西,不管買多少錢的,50天以后返還現金。”
這就是市民們一開始所說的“好事”,比如您買了1萬5千元的商品,東西拿回家歸您了,50天以后超市還返還您1萬元。等于您一分錢沒花,最后還搬回價格不菲的商品。消息很快在親戚里道、街坊鄰居們中間傳開了。今年3月開始運作,3個月的功夫來買東西的市民就達到了將近400人。
先不說這事靠譜不靠譜,先看看超市里賣的都是什么商品吧。東西好壞不說,一看價格記者被震驚了。

“一條草魚就330,其實市場上才15塊錢一斤。一條魚也就三四十塊錢。”
這家超市的商品價格高得離譜,比正常市場價高出8到10倍。大家之所以情愿購買,就是看中了限期全額返還現金的“好事”。然而,就在超市最紅火的7月份,“好事”變卦了,現金返還停止了,這下大家傻眼了。
“我買了將近10萬的東西,都是刷信用卡買的,到日子不返還,我信用卡都還不上了。”
這些消費者們多數來自職工家庭,瞞著家人拿出了自己多年的積蓄,卻沒想到花錢買了個大大的“不靠譜”。
律師:超市欺騙消費者

原先承諾的現金不能及時返還,部分消費者起了疑心,要求超市一方盡快兌現。近期,超市一方拿出一張書面說明,其中多次提到“易商通、“消費新業態”、“商品寄賣”等名稱和概念,以及“實施債轉股”的策略。
那么易商通到底是什么呢?什么是“商品寄賣”?記者查詢相關資料,易商通是指一家用于大宗商品交易、網上商城、典當拍賣等業務的電子交易平臺,并提供交易結算等服務。
消費新業態和商品寄賣指的是消費者以出廠價購買商品,自己拿回家一部分,另一部分寄存在店家,以正常的市場價繼續售賣,銷售所得由店家和消費者分攤。
這樣,消費者同時具備了投資者的身份。然而,濰坊惠好超市的商品價格卻恰恰相反,不僅不是出廠價反而高出近10倍。這是為什么呢?記者嘗試撥打超市法人電話,但無人接聽。

消費者告訴記者,他們找超市的法人,對方說易商通公司因為要上市,把所有資金都凍結了,暫時拿不出錢來。
“最后給我們說要把我們的錢變成股權分給我們,我們還是擔心,他一點憑證也沒有,怎么才算股權,口說無憑。”
后來,消費者們設法和易商通北京總部取得聯系,對方的說法讓他們更加心涼了。
“他們說,消費新業態一直做得挺好,但是只有濰坊惠好超市這邊做的不對,沒有這么做的。”
消費者稱他們報警后,警方的回復這是經濟糾紛不予立案。今天,《每日新聞》記者采訪了律師,針對所謂消費新業態和濰坊惠好超市具體操作過程,以及所謂股權的拆分進行了分析。
“濰坊這個超市其實是欺騙消費者,假設真的是股權拆分,則一個風險是,消費者變成純正的投資者,從此以后債權關系結束,債務變成股票,到時候恐怕就和債權人沒關系了。”
(齊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