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盲目崇拜任何人。”盡管這話是自己偶像說的,但11歲的高志宇知道馬上就要見到自己的偶像時,還是激動地滿床打滾。

  不久前,青島新聞網報道了青島即墨無腿少年高志宇的故事。11歲的小宇因為一場車禍失去了雙腿,但他沒有自暴自棄,而是以手代腳努力生活。小宇的事跡感動了網友,同樣也感動了他的偶像——陳州。據青島新聞網10日跟蹤報道,陳州9日專程來到即墨,看望小宇。10日,兩人相約爬了嶗山。小宇在偶像的鼓勵下,完成人生第一次登山挑戰。

  和小宇一樣,山東小伙陳州也沒有雙腿。他6歲時父母離異,8歲開始流浪,13歲時從火車上摔下失去雙腿,18歲學會唱歌,以木盒為腿,從四處乞討到流浪賣唱。他走過全國700多個城市,靠著雙手登上過泰山、黃山等國內100多座高山。現如今,陳州已經娶妻生子,從無腿乞丐變成了一位勵志演說家。

“我不是來鼓勵小宇的,他比我還陽光!”“我不是來鼓勵小宇的,他比我還陽光!”

  “我的木鞋就是照著陳州叔叔的做的。”9日下午,青島新聞網記者再次來到了小宇家,小宇穿著一件短袖格子襯衫,特別精神。記者來之前,小宇爸媽剛送走幾位來看小宇的好心人,他們給小宇帶了一整套《哈利波特》,記者進家的時候,小宇抱著書,在床上仔細端詳,就是舍不得打開。

  “現在不能看,我要等陳叔叔。”在對待偶像這件事上,記者看到了小宇孩子氣的一面。

  “來了!來了!”聽見樓下有汽車的聲音,小宇快速移向窗臺。看到陳州下車之后,他趕緊拿起了自己的木鞋,往樓下狂奔。

  陳州:“我不是來鼓勵小宇的,他比我還陽光!”陳州告訴記者,在看過小宇的報道后,心里就一直掛念著這個孩子。“看到小宇,我就能想起當初的自己,我倆的情況差不多,一個左腿剩一點,一個右腿剩一點。”

  這是小宇第一次見到跟自己一樣的人,同樣是半截身子,同樣是一雙木鞋,同樣擁有強壯的手臂,還有同樣自信的微笑。第一次見到偶像,小宇激動得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不過還好,小宇把想說的話都寫在了自己最愛的兩本書里,親手交給了陳州。

  陳州給小宇帶來了一雙“鞋”,這是他做的第19雙,“其實是兩個木盒,將來你帶著它就可以不用背包了。”除了木鞋,陳州還帶來了一輛助力車,這輛車是他的老師樂嘉送給他的,現在他把這輛車轉送給小宇,相信樂嘉老師也不會有意見。

  “我懂你經歷過什么”

  除了給小宇送鞋、送車,陳州還約小宇一起去爬嶗山。陳州喜歡爬山,他的勵志故事也大多與這項運動有關。但是對于小宇,陳州說他希望小宇能夠找到自己喜歡的體育運動。

小宇以手代腳,來回倒換著木鞋小宇以手代腳,來回倒換著木鞋
陡峭的石階上,兩位“無腿先生”奮勇攀登陡峭的石階上,兩位“無腿先生”奮勇攀登

  陳州的到來,最高興的就是小宇的爸媽,雖然每天跟小宇在一塊,但陳州和自己的孩子有著相同的經歷,孩子的心理問題,陳州應該比他們更了解。

  陳州:“我把小宇當做弟弟,有些事我是過來人,孩子什么時候心里會有自卑,什么時候需要進行哪些鍛煉,我都能跟他分享。”

  爬嶗山 穿上陳州的“戰靴”

用著陳州的“戰靴”,前半程小宇健步如飛用著陳州的“戰靴”,前半程小宇健步如飛

  10日上午9點,高志宇一家和陳州如約來到嶗山風景區,隨行的還有幾位青島當地的志愿者。本來打算乘坐纜車前往半山腰,再開始“征服嶗山”之旅,但由于雷雨天氣纜車暫停運營,一行人只好從巨峰索道入口處開始爬山。

  攀登的高度增加了一倍,難度也增加一倍,對于第一次爬山的小宇來說,這是個很大的挑戰。但小宇并沒有說不,而是欣然接受,只說了一句“我想試試”。

  為了讓小宇在登山的過程中更容易保持平衡,陳州特意讓他換上自己當年攀登泰山時用的“戰靴”——一雙飽經風霜的暗紅色木鞋。陳州告訴青島新聞網記者:“小宇第一次爬山,肯定不適應,這雙木鞋鞋底更貼合臺階,爬起來方便一些。”

走了一段路程,小宇的手疼,陳州查看了一下,發現小宇的手上開始起水泡了走了一段路程,小宇的手疼,陳州查看了一下,發現小宇的手上開始起水泡了

  9點40分左右,陳州帶領小宇從索道入口出發,沿著蜿蜒的山路一路向上。他們以手代腳,來回倒換著木鞋,雖然十分賣力,但登山的速度依然緩慢。

  前半程,小宇一直走在陳州的前面,看著小宇的背影,陳州頗有感慨:“太像了,前面的小宇就像十四五歲時候的我,體型、走路姿勢甚至是倔強的脾氣都和我一樣,太神奇了。”由于爬山過程中手臂要支撐整個身體,陳州和小宇的體力消耗很大,半程過后,他們每上幾十米就要休息一下。

在半山腰的一個平臺,他們放下木鞋,躺在石頭上享受陽光在半山腰的一個平臺,他們放下木鞋,躺在石頭上享受陽光

  “下次,我一定要挑戰嶗頂”

  當爬到海拔750多米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兩點半,距離出發過去了4個多小時,長時間用手使小宇的雙手磨起了水泡。

  小宇的爸爸有些心疼,他勸兒子就此下山,因為前方還有十分陡峭的1400多級臺階。小宇沒有同意,他還是想試試。于是短暫休息、吃飯過后,陳州和小宇再次出發。

下山的時候,小宇有些不甘下山的時候,小宇有些不甘

  但接下的路程并不輕松,上到海拔900米左右的時候已經是下午3點半了。為了不錯過纜車,一行人決定下山。

  下山的時候,小宇有些不甘,他笑著說:“如果時間足夠,我會慢慢爬到山頂的。其實此行也沒想必須到頂,但征服嶗頂,我確實想試試。陳州叔叔能陪我登山900米,我已經很滿意了。下次,我一定要挑戰嶗頂。”

  最終,帶著些許遺憾,陳州和小宇結束了嶗山之行。

  返程的路上,陳州告訴記者:“小宇未來的路還很長,他是個堅強的孩子,未來等待他去挑戰的事情有太多,我希望無論他走到哪都記住,不要去征服大自然,也不要去征服別人,所有的挑戰最終是為了征服自己。”(記者 孫志文 于泓)

  來源:青島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