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人民日報刊發了山東省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孫偉的文章。
孫偉以《山東多措并舉解難題》為題,對如何改善薄弱校辦學條件、促進教育公平進行了闡述,山東通過加大財政規劃投入、設置土地專項指標、加強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落實安全要求多措并舉解難題。文章引起市民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認同,現轉發全文,以饗讀者。
首先重點解決“錢”的問題。山東省省級財政規劃投入85億元、市縣財政規劃投入253.6億元,用于“全面改薄”,并鼓勵支持地方政府利用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方式,吸引社會資金參與學校建設。同時免收中小學校舍建設涉及的24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減免12項經營服務性收費,降低學校建設成本15%左右。將獎補資金分配與工程進度、督導考核情況掛鉤,還聘請第三方開展建設資金使用審計,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其次重點解決“地”的問題。山東省每年從全省用地規劃中單列部分土地指標專項用于“全面改薄”;新增用地指標、盤活的存量用地和增減掛鉤節余用地指標等優先用于“全面改薄”。到8月底,共解決學校建設用地指標1.25萬畝。今明兩年山東省在用地計劃中預留土地指標2萬多畝,主要用于解決大班額和“全面改薄”。
此外,重點解決“人”的問題。山東省著力加強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及時補充空編、缺編農村中小學的教師。在事業單位編制總量內,利用精簡壓縮和事業單位改革等方式收回的編制,建立中小學教師臨時周轉編制專戶,對滿編超編中小學確需補充專任教師的,使用臨時專戶編制予以補充。
還重點解決“安全”問題。山東省始終把學校工程質量和安全擺在突出位置,嚴格執行標準,在選址、設計、選材、建設施工等重點環節落實安全要求。
《 人民日報 》( 2016年09月27日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