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8日記者從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獲悉,2011年至2016年上半年,全省法院受理一審知識產權案件(不含行政、刑事)29915件,案件數量總體保持上升態勢,去年以來增速加快。
省法院五項調研活動之一,關于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有關情況的調研報告顯示,2011年至2016年上半年,全省法院受理一審知識產權案件(不含行政、刑事)29915件,結案28784件,結案率96.2%,其中調撤結案20095件,調撤率69.8%;受理二審案件2315件,結案2223件,結案率96%。
案件數量總體保持上升態勢,去年以來增速加快。2011年以來,知識產權案件收案數量整體上呈增長趨勢,尤其是2015年,一、二審收案7269件,較2014年的5617件增長29.4個百分點。從結案數據看,知識產權一審案件結案率高于其他民商事案件2個百分點,收結案相對平衡。
而且從歷年審結案件的調撤比例來看,一審案件調撤占比近70%,平均高于其他民商事案件10余個百分點,已成為知識產權案件糾紛化解的主要方式。知識產權二審案件調撤率也近40%,高于其他民商事案件15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新型疑難案件不斷涌現,涉互聯網案件進入高發期。近年來,涉及知名企業品牌利益保護的商標糾紛案件、著名影視文化作品互聯網傳播的著作權糾紛案件、國際領先高精尖技術的專利侵權糾紛案件等疑難復雜案件大幅增加。
如煙臺張??ㄋ固鼐魄f有限公司訴上??ㄋ固鼐茦I有限公司確認不侵犯商標權糾紛案、“匯源”商標侵權糾紛案、羅地亞集團專利侵權糾紛案以及奧圖泰公司壟斷糾紛案等。同時隨著網絡強國戰略和“互聯網+”行動計劃的實施,涉互聯網知識產權侵權糾紛進入高發期,諸多新類型案件給法院審理工作帶來一系列新問題,案件審理難度不斷加大。
然而目前,從法院、企業等層面看,當前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中還存在不少問題。相較于南部發達省市,我省法院知識產權案件判決的賠償數額整體偏低,甚至存在賠償金額不足以彌補合理開支的個別情形。
企業方面則存在創新觀念、法治觀念、品牌觀念、誠信觀念有所欠缺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省法院也出臺了《關于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審判職能依法保障和促進科技創新的意見》,未來將加強專利權保護、商標權保護規制不正當競爭和壟斷行為等。同時適應適應科技創新對知識產權專業化審判的新要求,全面推進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和刑事審判“三合一”工作,為科技創新提供全方位和系統有效的保護。
通過構建知識產權市場價值司法認定體系。對于重復侵權、故意侵權的行為人,可根據案情確定適當高于市場價值的損害賠償。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萬兵)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任何媒體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