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前幾天,在上書、整理書架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一套柏楊白話版的《資治通鑒》被撕毀。

  十四本圖書被撕毀

  20日下午記者在省圖書館社會科學閱覽室見到了被撕毀的14本圖書,這些書封面還很新,但里面都被人撕去了幾十頁。

  據(jù)一名工作人員介紹,被撕毀的圖書是一套柏楊白話版的《資治通鑒》,單本售價在38元到40元不等,共有14本被人惡意毀壞了。記者打開被撕毀的書籍,發(fā)現(xiàn)每本書內(nèi)都被人撕去了幾十頁,其中一本被撕去了一半。

  閱覽室主任說,“這套書是2015版的,可能很難再買到了。”據(jù)這名主任介紹,閱覽室書籍三五年有些損耗是正常的,但這套書年初才進館,“之前也出現(xiàn)過有撕書、偷著將書帶出閱覽室的事情,但沒有像這次這么惡劣。”

  有的人借了書不想還

  圖書館借出去的書,是不是也存在這樣的現(xiàn)象?隨后記者來到社會科學借書室,隨手翻了一本英語復習資料,發(fā)現(xiàn)里面寫滿各種筆記,習題也已經(jīng)被填上了答案。“這種情況很普遍,但是越來越少了。”工作人員說。

  “遇到一些不講理的讀者,我們就很為難。”借書室主任趙麗(化名)苦笑著告訴記者,辦一張借書證就可以借四本書。“撕書、涂寫、勾畫、污損等常見的問題,一般是要處罰30%的書款,但一般很難執(zhí)行,多為批評教育為主。”

  “這兩天就來個大爺,之前他借走了兩本八幾年的老書,最近說丟了,問能不能賠償。”趙麗告訴記者,“這種情況,我們不是第一次遇到了,在言語中我們也聽出來,書根本沒丟,老人想自己留下。”

  (生活日報記者 袁野 實習生 杜紅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