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馬西平片本是一種處方藥,但近期不少地方出現未成年人為追求“心跳”隨意購買服用該藥,甚至因過量服用而中毒的事件。記者就此走訪多家藥店,竟沒有一家藥店在銷售此藥時索要處方。
記者探訪 無處方也能輕松買到處方藥
10月28日9:00左右,記者以消費者身份,來到歷下區閔子騫路一家平嘉大藥房,并向銷售員詢問是否有卡馬西平。
“有。”銷售員很快走進柜臺,向記者拿出一盒黃白色紙盒包裝的“卡馬西平片”。“29元,門口交錢。”銷售員繼續說,絲毫沒有遲疑。就這樣,記者在沒有任何處方下,輕松買到一盒處方藥。
幾分鐘后,記者來到解放路一家“泉城中醫館”。這次銷售員拿出的是一種白色小塑料瓶包裝的卡馬西平片。當記者問銷售員該藥是否為處方藥時,銷售員有些支吾,最終給出了“不屬于處方藥的”回復。
隨后,在山大路一家“立健藥店連鎖”的藥店,其銷售人員也給出“該藥不是處方藥”的回復,并向記者多次詢問是否購買。經查詢,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立健連鎖”其他藥店也同樣售賣此藥。
記者隨后接連走進其他幾家藥店,發現其均可在沒有處方的情況下銷售該處方藥。
頻惹禍端 未成年人為求“心跳”過量服用
據醫生介紹,卡馬西平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藥物,常用于治療癲癇、三叉神經痛和舌咽神經痛,預防或治療躁狂、抑郁癥等疾病。從前的一些易成癮藥物會讓人在生理上感覺到舒服、興奮、刺激,但就卡馬西平而言,過量服用在生理上會感覺痛苦,而在心理上得到放松和暫時的逃避、解脫。而嚴重過量服用中樞神經類藥品可能導致藥物中毒,甚至會導致死亡。
前幾天,因“聽說吃它能嗨,我們想試試”,遼寧某中職院校的七八個男孩,把180多片卡馬西平放進可樂中,玩起了“心跳游戲”,誰輸了誰喝可樂。最終,其中一名15歲男孩因意識不清、口吐白沫被緊急送醫,所幸經搶救脫險。據報道,算上這名男孩,一周內已有3例卡馬西平中毒的患者,且全是青春期的孩子。
2016年1月,沈陽13歲男孩上課時突然意識不清、四肢無力、呼吸不規則,后被送往醫院。經證實,該男孩就是吃了20多片卡馬西平導致。服用該藥的原因是,聽同學說吃這個藥可以“搖頭”、興奮。
規定明確違規銷售者由相關部門查處
據中毒者稱,服用的卡馬西平是從學校附近的小藥店購買的。記者從醫院了解到,卡馬西平是一種處方藥,處方藥一般具有一定的毒性,用藥方法和時間都有特殊要求,只有持具有資格的醫師開具的處方,才能在藥店里正常購買。
依照《藥品流通監督管理辦法》相關規定,藥品零售企業應當按照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品分類管理規定的要求,憑處方銷售處方藥。
經營處方藥和甲類非處方藥的藥品零售企業,執業藥師或者其他依法經資格認定的藥學技術人員不在崗時,應當掛牌告知,并停止銷售處方藥和甲類非處方藥。如果違反上述規定的,由食藥監局稽查部門查處,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處以1000元以下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