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的電視問政現場。圖片來自濟南政府網

  編者按

  10月30日,濟南新一季電視問政正式開問,20多個市直部門負責人走進《政務監督面對面》,圍繞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針對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棚改(征收拆遷)、治霾、治堵、脫貧攻堅等工作落實情況,直面問題,踐行承諾。首期節目中,圍繞“治堵”,市規劃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市城管局、市交通局、市市政公用局、濟南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現場解答了市民提問。

  進入2016年以來,快速路、海綿工程、軌道交通等多種類型道路建設齊上陣,濟南迎來最熱修路季。早點兒把道路修好,使市民能行駛在四通八達的道路網上,是緩解擁堵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實際上,濟南在修路過程中,遇到的“攔路虎”可真不算少,拆遷、基礎設施遷移、部門之間的溝通,都會影響施工進度。

  高壓線遲遲不挪,高架工程被迫延期

  在實際操作中,不少省市的重點項目都遇到了一些困難和瓶頸,導致工期一再向后延期。

  10月26日下午,在興隆辦事處澇坡村,二環東路南延工程澇坡互通立交施工現場,施工隊伍負責人反映,工地上的兩條高壓線恰好位于上下匝道的路面上,高壓線和線塔遲遲不能遷走,導致工期拖延了近四個月。

  在小嶺立交,也存在類似情況,一處縱穿的高壓線覆蓋工程上方,原計劃今年10月份全部完成立柱以下的部分,目前已經推遲了三個月,高壓線仍未遷走。

  不僅如此,在澇坡互通立交附近,一些緊挨著工程的房子拔地而起,還有不少臨時加蓋的房屋已經蓋到三四層。據村民反映,雖然鎮上執法中隊來了說不能蓋,但也只是上去掀一點兒,拍個照片就走了。據相關人士估計,這些加蓋的房屋,以后很可能成為下一步道路施工的瓶頸和隱患。

  如果這些影響工期的因素不能盡快解決,就有可能影響到整個工程的竣工時間。目前協調到什么程度了呢?據濟南市交通局局長劉程華介紹,澇坡位置11月底之前兩條10千伏高壓線要完成遷移,龍門線2200千伏高壓線在12月15日完成遷移,可以滿足工期。

  國網濟南供電公司總經理錢慶林則表示,近期澇坡、東繞城南延和南繞城連接處的整個道路設計方案都已經全部確定,電力的設計也都完成了,其間一些協調工作現在也都全部完成。“這個地方我們在12月15日全部完成,小嶺立交的高壓線遷移大約20天內就能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