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濟南消息(記者 張舒)在“7.24肇事逃逸事故”中,肇事司機王某反復強調自己逃跑是怕被傷者訛上。然而,記者了解到,被撞傷的老人在得知王某落網的消息后,不僅沒有王某想象中的行為,還向民警求情:“給孩子個重新做人的機會?!?/p>

監控視頻顯示,事發時路上有多人目睹,卻沒有一人將王某攔下監控視頻顯示,事發時路上有多人目睹,卻沒有一人將王某攔下

  記者了解到,被撞老人今年72歲,經醫院鑒定,傷情為臉部挫傷、軟組織挫傷和輕微腦震蕩,治療一段時間后已出院。警方整個辦案過程中,民警經常會通過微信和老人的子女溝通案情的進展。由于嫌疑人為逃避法律責任在逃逸過程中多次換乘交通方式,并用上衣將臉部遮擋,僅僅留下半張模糊的面部特征,這也是警方手上唯一的線索,破案難度如同大海撈針。當老人的孩子了解到警方遇到破案瓶頸時,曾多次向民警提出:“還是算了吧,別查了,我很心疼你們?!?/p>

  后來案子破了,民警第一時間告訴被撞老人王某找到了。老人聽到后卻向民警求情:“給孩子個重新做人的機會,別把這孩子一次給毀了。”原來,老人并不知道王某口口聲聲說自己逃逸是怕被老人訛錢,只是覺得“通緝令”的事兒鬧得這么大,擔心王某因此心理壓力過大。

  事后,在向王某追償的時候,被撞老人一分錢沒有多要,僅僅要了醫藥費。此前一直理直氣壯找了各種理由推脫責任的王某,得知老人的舉動后哭了,“我知道錯了。老人家這么好的人,真的是對不起?!?/p>

  民警聲音

  “如果當時有人伸出援手,

  也許就不會有這77個日夜”

  昨日,在介紹案情時,辦案民警曾幾次感嘆,事發時路上有多人目睹,卻沒有一人將王某攔下,“如果當時有人伸出援手,也許就不會有這77個日夜。”

  記者在現場監控視頻中看到,6點33分老人剛被撞倒時,現場有三人目睹了整個過程。其中有一位正好從公交車上下車的年輕女子、一位騎電動車路過的黑衣男子和被撞老人一起等車的另一位老人??吹接腥吮蛔擦?,最先跑上前的是等車老人,她之后也一直蹲在旁邊照顧傷者。年輕女子則直接轉身離去,再沒有回頭。騎電動車的黑衣男子把車停在了老人不遠處,一直默默看著,直到王某和趙某逃離現場后,他也騎著電動車繞開了老人,徑自離去。

  期間,事發地段還路過了6名路人,其中4人騎電動車、一人騎自行車、一人步行,均看到了現場的肇事者王某。但除了步行的年輕女子跑到傷者旁邊并撥打了報警電話,其他5人均選擇了繞行。

  “當時如果有一兩個人能站出來攔住王某,也許他就不會這么順利的逃跑了。”辦案民警表示,“希望以后如果碰上這種事,能有更多的人施以援手?!?/p>

  記者 張舒

  調查

  事發前肇事者一路闖紅燈

  昨日,記者了解到,王某撞傷老人前,從住處張莊村騎電動車行駛至經四路事發地時,竟然一路闖紅燈飛速行駛。據王某交代,事發前他從家附近買了早飯。當他逃跑后民警抵達現場前,早飯還是熱的。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才讓民警辦案時誤以為王某就住在事發地附近。

  記者從地圖上查了一下,從王某的住處張莊村至經四路事發地,約12公里左右,沿途有20處左右信號燈。根據百度地圖預估,在交通狀況良好的情況下,駕駛機動車也需要近半小時。但事發當天,王某騎電動車僅用了十幾分鐘就到了。

  來源:山東商報 記者 張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