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孩子是父母手心里的寶,三歲,正是依偎在父母懷里撒嬌、被寵愛的年齡。可是,有些孩子卻早早體會到了生活的冷暖。這兩天,有市民打來熱線反映,在威海路婦女兒童門口的公交車站附近,有個小男孩兒坐在那里乞討,周邊也沒有大人。這個孩子是被遺棄、被拐賣、還是另有隱情?

記者遠遠地就看到一個三四歲模樣的小男孩,上身穿著藍色小棉襖,下身穿姜黃色的褲子,站在商鋪門前的臺階上,腳下是一張紙板,上面寫著:我叫劉昊辰,來自天津農(nóng)村尋找我的媽媽,去年離家出走,至今未歸,求助一份愛心送上一點溫暖。原來,小男孩是來青尋母的,可是,他的爸爸呢?這么冷的天,怎么能讓一個三歲的孩子就這樣沿街乞討?
孩子看起來很結(jié)實,他的旁邊擺放著一個小黃桶,里面大部分是五角和一元的零錢,地上還有個小坐墊、兩瓶礦泉水和一袋“山里紅”。面對記者的問話,小男孩回答得干脆利索,有些出乎意料。就在聊天的過程中,不時有行人看著孩子可憐,往小桶里投錢。

小男孩憋的直轉(zhuǎn)圈,擔(dān)心他尿褲子,記者領(lǐng)著他到旁邊的空地上解手。
之后小男孩又重新站到臺階上,看著過往的行人,站累了就坐下歇會兒。
在現(xiàn)場等了一個小時,也沒見男孩口中的爸爸。記者發(fā)現(xiàn),小男孩跟旁邊的小商戶非常熟絡(luò),難道他在這里乞討已經(jīng)不是一天兩天了?
商戶們說,小男孩跟著一個成年男子,在這里乞討已經(jīng)一年多了,通常中午前后就出來,一直要待到晚上八九點鐘。
孩子看起來非常乖巧,這么小就在這里乞討,他的父親哪兒去了?他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周邊的商戶透露,之前他們和熱心市民看孩子可憐,也曾撥打過110,可孩子的父親依然我行我素。記者隨后撥打了110,很快民警趕到現(xiàn)場。幾乎同時,一位中年男子也“現(xiàn)身”了,自稱是孩子的父親。

記者見到該男子時,他渾身酒氣,很明顯剛喝過酒。
聽到民警的答復(fù),記者懸著的心總算落地了。男子自稱姓劉,39歲,天津薊縣農(nóng)村人,兒子三歲半了。
這個“她”就是男子的女友、小男孩的母親。據(jù)男子說,五六年前他來到青島跑船,2012年,偶然的機會認識了孩子的母親,對方來自貴州農(nóng)村,雖然比自己大了十歲,但倆人很談得來。2013年,女友生下了兒子,之后事情有了變化。
男子覺得和女友感情很好,所以對方的突然離開讓他無法接受。一年前,得知孩子的母親就在青島,父子倆追到了這里。
男子說,孩子沒人照顧,只能帶在身邊,雖然身體不錯,但很多活兒都不愿干。
記者要給他們聯(lián)系收容管理站,卻被男子直接拒絕了。他說,明年八月底前,如果再找不到孩子母親,就會帶著兒子回老家,讓孩子上學(xué),過正常的生活。
明明渾身酒氣,卻說給孩子找吃的去了?身強力壯,卻什么也不愿干,讓三歲的孩子街邊乞討。這位父親面對鏡頭,竟然還能大言不慚,做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針對這名男子的種種行為,律師表示,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保護法》相關(guān)規(guī)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監(jiān)護人,應(yīng)該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禁止任何單位、組織或個人脅迫、誘騙、利用未成年人進行乞討。所以,男童的父親已經(jīng)涉嫌違反了法律。考慮到乞討兒童沒有其他人監(jiān)護,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門,應(yīng)該對兒童的父親進行批評教育,制止其違法行為。確實起不到良好效果的,建議在對乞討兒童妥善照顧的情況下,對起監(jiān)護人依法進行懲處。
來源:
青島網(wǎng)絡(luò)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