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駐濟高校校區內,常有小黃車損壞的情況。

  幾乎是一夜之間,校園單車成了共享經濟最新的代言人。今秋開學,多所駐濟高校校園內出現了大量通體黃色、制式統一的新自行車。這種被親切地稱為“小黃車”的校內公共租賃自行車,一度受到學生追捧。

  所謂小黃車,學名叫“ofo共享單車”,創立于2014年,是國內首家共享單車公司,首創無樁共享單車出行模式,尤其在大學校園內風行。9月底,ofo共享單車宣布,獲滴滴出行數千萬美元的戰略投資。

  不過,時隔2個月,小黃車在濟南高校卻過得并不舒坦:停車不落鎖、密碼被破解、白騎白用、接單量急劇下滑……

學生們用手機掃碼準備騎走小黃車。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孫業文 攝

  小黃車·使用規則

  獲密碼后解鎖計費,不鎖就不付費

  小黃車的使用規則,是通過掃碼下載APP并實名驗證后,輸入車輛座位后的編號獲得密碼解鎖,同時計費。但如果使用完不鎖車,下一個使用者就無須再支付費用。

  濟南版亂象:停車不上鎖

  有的鎖已壞,有的密碼鎖鍵松動

  11月8日10點,濟南城區西南部一高校內正處于課間時段,經常能看到一撥撥騎著小黃車的學生在校園內穿梭,宿舍樓前、教學樓下、校門口內也有大量小黃車停放。“早上8點左右,中午十一二點,下午2點左右,上下課集中的時間段,很多時候都搶不上車。”一名正在校區南門附近小黃車集中停放點用手機驗證解鎖的學生說。

  在這處停放點負責擺放調整車輛的工作人員說,使用量較少的時段,這里能擺放300余輛小黃車;使用量大時,幾乎剩不下幾輛,循環率很高。上午10點多,這里停放著百余輛車,記者粗略計算,5分鐘內就有20多人停放或騎走小黃車。

  從表面上看,使用情況仍十分火爆,但暗藏問題也層出不窮,最明顯的要數停車不落鎖。記者看到,在停車較集中的區域,幾乎都有未上鎖的小黃車,瞅準一輛推走就能騎。不少學生在要用車時,也是先找未上鎖的。“有的密碼鎖用久了按鍵就松了,即便車子上著鎖,按動解鎖鍵,就會有密碼鍵隨著活動,正確密碼基本就是這幾個鍵。”一名學生說,每輛車的密碼都是固定的,只有4位,并且沒有先后順序,很多車輛都能這樣試開。

  小黃車·計價模式

  按時間計費,1小時內5毛錢

  今秋開學時,記者曾從該校區小黃車推廣方了解到,校區共投放了近1000輛,每天后臺系統顯示接單量約1.5萬次,平均每輛車一天使用10余次,最長的單程騎行約4公里。當時的收費標準為時間與里程綜合計費,1分鐘1分錢,1公里4分錢,每天2元封頂。據了解,近期,推廣方還調整了使用價格,由原來的按時間與里程綜合計費,變成了僅按時間計費,標準為1小時內5毛錢,同時還有“騎夠5元錢本月可免費使用”等活動。

  濟南版亂象:算賬在高校用小黃車,不如買輛二手車?

  按照小黃車最新計價方式,1小時5毛錢,而在高校使用者主要為學生,假設出門上課1次,因為時長超過1小時,來回兩次至少1塊錢。按一個月每天上課一次計算,一個月則要30塊錢。而有學生告訴記者,買輛二手自行車也不過二三百塊錢。一方面車要好騎很多,另一方面車有殘值,不想騎了再轉手賣掉,成本被進一步節約。有高校學生表示,作為常用人群,使用小黃車并不合算。

  濟南版亂象:白騎花5毛錢騎一天?真有可能!

  這種計費方式還有另外一個漏洞:用軟件獲取密碼開鎖后,如果使用者在1小時之內點擊結束行程,只需要支付5毛錢,剩余時間只要不鎖車,就可任意使用。此外,還有車輛的鎖已損壞,根本鎖不上,也給了使用者“白騎”的機會。據網友反饋,有的小黃車被私自裝上了其他樣式的鎖;甚至還有人將小黃車“藏”在樹林里,有網友分析可能是為了下次自己使用更方便,且不用上鎖,不用付費。

  除此之外,亂停亂放、部件損壞等也在不少小黃車上發生。在一處停放點,幾乎有三四成的車輛缺少尾燈、鈴鐺等部件,也給推廣方增加了維修成本。

  追問

  一高校倆月接單量跌九成

  “小黃車”在濟南前景不妙

  11月8日,記者再次聯系該校小黃車管理人員,得到的數據卻令人震驚,投用僅僅2個月左右,現在后臺顯示的日接單量僅有千余單,比剛投用時驟降九成多。

  在駐濟高校中,包括齊魯工大、山東交院、山東中醫藥大學、濟南大學在內的多所駐濟高校校區,均在今秋投入了數量不等的小黃車,但問題也均有不同程度地顯現。

  位于長清大學城的一高校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也出現了學生通過各種途徑白騎小黃車的情況。

  記者從山建大了解到,約2周前,該校經十東路校區也進駐了首批五六百輛小黃車,成為駐濟高校中第五個引進小黃車的學校,目前正處于運行初期。知情人士透露,這批小黃車的車鎖就采用了新技術。據了解,下一步山東師大長清湖校區、山大興隆山校區也或引進小黃車,但要想避免上述亂象的發生,還需推廣方和校方共同想辦法。

  (濟南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