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1月,氣溫開始下降,海參也結束4個多月夏眠期起蟄覓食,即墨3萬多畝秋季海參也開始捕撈,一直持續到12月中旬,將有800多萬斤海參上岸。今年因為夏季持續高溫,海參畝產量下降明顯,只有二三百斤,價格增長一成左右,而專業海參捕撈人員一個月就能有三四萬元收入。

  三萬多畝秋海參開撈

  6日上午,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在即墨田橫島省級旅游度假區泊子海參養殖基地里看到,8名專業捕撈人員穿著防水服,戴著防水眼鏡,腰上拴著網兜,正在半米深的海參養殖池里捕撈海參。

  “這些都是剛剛撈上來的活海參,你看,有的海參長20多厘米,一個就有3兩多重。”據養殖基地負責人劉先生說,現在海參已經開始進入秋季捕撈期,今年他一共養殖了120畝海參,因為夏季持續高溫,造成部分海參中暑死亡,平均畝產量比去年下降一半左右,只有二三百斤,整個養殖基地預計能捕撈2萬多斤海參。

  據即墨田橫海參協會會長陳成英向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介紹,除了即墨田橫外,目前在青島地區膠南、紅島也有海參養殖。目前,整個即墨地區養殖3萬多畝海參,是青島地區養殖面積最大的海參養殖區。目前,秋海參已經開始陸續捕撈收獲,整個捕撈期一直持續到12月中旬。天氣再轉冷以后,海參就會進入冬眠期。整個捕撈期,即墨將有大約800萬斤海參上岸。

  價格比去年增長一成

  當捕撈人員將網兜裝滿海參后,就會游到岸邊,等候在岸上的工人再將網兜里的海參倒入塑料筐,然后分揀重新裝箱。“一般1到5頭足斤的海參會直接加工成海參成品,10到20頭足斤的海參就會銷售運往福建繼續養殖。”劉先生介紹,今年因為秋海參畝產量下降,海參價格比去年增長10%左右。1到5個足斤的海參批發價格在55元到60元之間,10到20個足斤的價格在50元到55元之間。

  “福建地區現在溫度較高,正好適合海參生長。”來自福建霞浦的海參收購商藍先生說,他在即墨田橫當地海參池里收購10到20頭足斤的海參后,先放入保苗棚里暫養一周左右,海參完全吐泥后就裝箱運到福建霞浦繼續養殖。再經過4個多月生長,海參就可以捕撈銷售了。

  對于今年海參價格增長原因,陳成英介紹,今年海參產量低,市場存參量大幅度減少。此外,目前成參處于養殖“真空”階段,福建地區還沒有成參,餐飲、婚慶等需求量呈上漲趨勢。再次,現在水溫進入海參最適合生長階段,大多數客戶不想立馬銷售,希望繼續放養一段時間。

  一天最多收入兩千元

  天氣馬上就要入冬,養殖池水溫只有14℃左右,對于海參捕撈人員來說也是巨大考驗。“撈海參是項體力活,當地人俗稱我們為‘猛子’或者‘水鬼’。”52歲的撈參人陳成術說,撈海參時雙腿要不斷用力擺動腳蹼,所以對于個人身體素質是個嚴峻的考驗,每次撈滿網兜后,趁著上岸倒海參間隙可以稍作休息,一兩分鐘后就又潛入池里繼續捕撈。

  據了解,在每年春秋兩季兩個多月的海參捕撈期,養殖戶就會雇“猛子”潛入參池中撈海參。“我們工資一般都是日結,每撈一斤兩塊錢。”陳成術告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他一般一天能撈幾百斤海參,最多的時候一天可以捕撈1000多斤海參,一天收入就達到2000多元。

  “干我們這一行,一個月收入三四萬元很輕松。”從事捕撈海參工作十多年的陳成術說,雖然海參捕撈工作一年只有兩個多月時間,但是兩個多月算下來也能有六七萬元的收入。

  但是,像他們這種專業海參捕撈的人,因為長期接觸冷水,幾乎每個人都患有風濕病、關節炎等疾病。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宋祖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