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個雙十一來了,一場電商狂歡已開始上演。從熱火朝天的淘寶村,到夜以繼日的淘寶店,從花樣翻新的網紅經濟,到高舉“買買買”旗幟的“剁手黨”,再到鏈接這一切的快遞公司,如今有了什么新變化,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進行了一系列采訪。我們期待從點到面,為您勾勒出這場盛宴的背后動向。

  雙十一即將來到,濟南上萬輛快遞電動三輪車將更加忙碌地穿梭于大街小巷。這些車輛長期處于人無證、車無牌的“裸奔”狀態,超長、超載、逆行、闖紅燈等違法情況多發。11月9日,濟南快遞行業協會協調全市290家快遞企業,為快遞三輪車懸掛內部識別號牌,以對快遞員形成約束并規范其駕駛行為,邁出了管理規范快遞電動車的第一步。

  工作人員為快遞三輪掛牌。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泰來 攝

  雙十一濟南有千萬快件

  9日上午,40名快遞小哥齊聚濟南中恒商城北廣場為愛車辦“身份證”。隨著打眼、上鉚釘等,“郵政速遞EMS01—0001”的號牌成為濟南首張快遞行業識別號牌,掛在了一輛郵政速遞三輪車上。

  濟南市快遞行業協會秘書長徐靜東介紹,目前全市快遞從業人員已經達到15000多人,快遞企業有290家,用于傳送快件的電動三輪就有10000多輛。按照現行標準,這些送快遞的電動三輪車上路行駛應當取得相應駕照和機動車號牌,可是絕大多數車輛又不在工信部產品目錄內,難以依法取得號牌。

  這導致眾多快遞電動三輪一直處于“裸奔”狀態:由于沒牌照,交警查處難度較大;部分快遞員“超載、超長、超高”,無視交通法規,闖紅燈、逆行、路邊隨意停車等違法現象十分普遍。徐靜東指出,這不僅影響快遞行業的形象,而且擾亂交通秩序,對快遞員本人及其他交通參與者都存在安全隱患。

  濟南快遞行業協會預計今年雙十一濟南市將產生快件1626萬件,平均每天要送出快遞270多萬件。未來幾天街面上忙碌的快遞車也將增多。

  9日,該協會向全市快遞從業者發出倡議,倡導遵守交通法規安全文明出行,并同時推出了行業內部的車輛識別代號制度,以此規范約束快遞員遵章守法。未來,全市10000多輛快遞三輪車將陸續取得內部識別號牌,告別“裸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