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每天帶著7部手機上街,但他不是賣手機的;他包里裝著一個賬本,家里放四個賬本,卻不是做會計業務的;他的業務廣告從長清區貼到高新區,再到仲宮鎮、柳埠鎮等地方,天天在路上跑就能月收入一萬左右。他是做什么工作的?原來是專門制販假證的!
近日,市中公安分局黨家派出所抓獲這名犯罪嫌疑人,他因涉嫌偽造、變造、買賣國家公文、機關印章證件被警方刑事拘留。警方已經查清落實的20人因購買使用假證被行政拘留。
舉報:醉酒男報警買的假身份證不能用
今年年初,市中區黨家派出所接到一市民報警,稱在黨西村一處租住院落附近發現大量小廣告卡片以及印有人員基本信息的掃描件,懷疑是販賣假證的窩點。派出所民警現場調查,找到一些制作證件的卡片,并且在黨家附近的一些墻上也貼著這樣的辦證小廣告,上面有聯系人電話。
因不確定該院落是否有造假證窩點,民警暗中對這家院落展開調查。就在民警排查案件過程中,一天,一男子突然打派出所電話說,前段時間他花了300多元在黨家附近,從一男子手里買一張身份證,結果是假的,沒法用!派出所的民警告訴記者,男子在電話說話不太清楚,像喝酒喝大了,他還提供了一個買身份證時聯系人的電話。
民警根據該男子提供的電話進行比對,發現與在院落附近發現的辦證小廣告卡片上電話一致。民警覺得事情重大,立即成立專案組展開調查,重點監視這家院落,尋找形跡可疑的人員。
偵查:一男子早出晚歸張貼辦假證廣告
經過一段時間調查,通過查看附近的監控錄像,民警發現了一個50多歲的男子張強(化名)非常可疑。
“這名男子每天早上出門,背著一個包,鼓鼓囊囊的。”派出所副所長劉國棟介紹,張強50多歲,離異后,在村里游手好閑。“民警經過三個多月跟蹤蹲守,發現他每天早上五點多出門,隨后搭乘公交車或者黑出租在全濟南市內到處流竄,基本都去流動人口和外來務工人員聚集的工地或農村村頭利用張貼、噴繪、在汽車上插放等三種方式發放辦假證刻公章的小廣告。
張強接到需要辦假證的電話后,會讓他們把需要辦的證件和人員信息發到指定的郵箱內,他將這些信息發給泰安一處專業做假證的窩點,每三天左右,張強坐車去泰安取貨,之后拿回來與購買者在黨家附近104國道邊上進行現場交易。
在跟蹤調查中,民警還發現該男子與一家照相館的馬某聯系十分密切,該照相館還為他制作假的企事業單位公章。
抓捕:制假證小團伙3人均被抓
在掌握大量證據之后,專案組決定對其進行抓捕。2016年4月18日凌晨6點,民警將張強一舉擒獲。
在張強的背包里,民警搜出噴漆、小廣告卡片、手機以及一個賬本。經民警調查,張強一共有7部手機聯系業務,有人打來電話,他會用另一個手機號給對方回過去,同時會將聲音進行處理,隨后他會讓買方將需要證件類型和信息發到指定郵箱,通過馬某的照相館將信息打印出來,并從網上搜索證件樣本,再找泰安一處專門做假證的窩點進行制作。據了解,制作假證成本在60元左右,張強一般會根據證件不同收取200元-600元不等的費用。
記者看到在民警繳獲的大量假證中種類繁多,有身份證、駕駛證、各種類似挖掘機等的資格證、學歷證、特種工作證、各類企事業公章及醫院診斷證明和車牌等等。同時,張強接到刻假公章的業務后,會讓照相館老板馬某去制作,黨家派出所在市中區刑警大隊和法制大隊的大力配合下將馬某抓捕歸案,在照相館現場查獲刻章機1臺,偽造公章6個,假證及其他涉案物品一宗。隨后,民警趕到泰安,抓獲了張強的“上線“。
調查賣家:
記錄每筆交易,月入萬元
“151機186****1001,2月16日11:45分來電,刻行駛證上的章一個360元(回頭客)……”在張強的一個賬本上,清清楚楚記錄著每一筆交易,對回頭客或是經人介紹的客戶都有特別的標注。
辦案民警簡單地算了一下,每記滿一頁紙,張強大約能掙兩千塊錢,一個月下來,他收入大約一萬左右。張強隨身帶著一個賬本,在他的家里,辦案民警發現4本賬本,其中還有一個是長期合作伙伴記錄本。50多歲的張強因為身體原因不能干重活,所以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別人能通過刷廣告掙錢,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就干上了這一行業,最后越做越大,變成專職做這行。
警示買家:
20余買假證者被行拘
據黨家派出所民警介紹,購買假證的原因有很多,購買假身份證的人主要是因為個人信用問題有記錄影響生意,或是不少年紀大的中老年人為了能被工廠留下私自修改年齡。現在很多建筑工地招工要求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如電工操作資格證等,由于辦證周期相對較長很多打工人員就會辦理臨時證件應對檢查。
根據張強賬本上記錄的聯系人信息,民警順藤摸瓜找到70多個購買假證的嫌疑人,其中涉嫌偽造變造公文、證件、印章罪的10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拘或取保候審等強制措施,20余人購買假證已經被行政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