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里河片區改造已經啟動,明年9月份之前就可以完成拆遷和安置房的開工。
濟南在不斷地長高變大,城市面貌日新月異,然而林立的高樓之間仍有部分老舊危房未能改造,形成了城市更新中的孤島。
濼源大街附近是濟南有名的商圈,然而就在這些樓宇附近還有一部分上世紀50年代建設的老舊危房,與周邊環境很不相襯。簡易樓位于棋盤街小區,當地市民把他們叫做小南營。在這里住了三十多年的莊廣鳳反映,房屋嚴重漏雨,幾經修繕效果不佳,只能在床鋪上方架設塑料布擋雨。不僅家里漏雨,雨大了樓道里還經常發生倒灌。
小區居民李金花表示,前一陣居委會專門把樓道清理粉刷了一遍,原因是重陽節,區長要到他家看望老人,“居委會覺得不好看啊,領導來了,這里太亂,就讓樓上樓下的把車拉走,把東西全打掃了,最近干凈了,原來更臟。”
經四路萬達廣場附近的林祥南街93號、槐蔭區五里溝街道幾座抗戰期間建設的平房等都是這樣的“孤島”,它們形成的原因是當年開發時沒有連片改造。這些房屋不僅存在安全隱患,而且與周邊環境極不相稱。明年濟南市的棚改拆遷工作中,這些已形成的城市孤島會不會被改造?在新一輪的城市拆遷征收工作還會形成新的孤島嗎?
濟南市城市更新局局長劉勝凱介紹,目前濟南主城區孤島居民還有1400余戶,通過這幾年的城市改造、商品房開發,搭配解決了一些。“剩下的這些,我們正在編制2016-2020五年規劃,國家要求2020年以前城市孤島都要解決掉。”
劉勝凱表示,一般孤島都是地塊比較小,自行一體開發肯定不行,社會資金誰也不愿意往這里投。在孤島的改造上,濟南大概有三種方式。“以帶動促改造,看看孤島周邊,相鄰的大項目,一塊搭橋,把它帶出來,這是以帶動促改造。”
如果周邊或相近的沒有大項目,就在一定的區域范圍內,或者在轄區之內,看看有沒有大的項目,以肥帶瘦進行開發。
在這兩種方法以外,面對一些離得遠,相鄰沒有這種大面積開發的棚戶區改造為依托的片區,濟南將采取政府財政兜底的辦法,“就是市、區財政兩家來分攤,解決困難群眾居住改善的問題,解決孤島問題。”劉勝凱說,具體操作時,會先把房屋征收,貨幣化或者找房子給居民安置,就是政府兜底。騰出來的土地,先暫時用于公共設施或者公共綠地。在整個的規劃統籌出來以后,臨時用地再按照規劃用途實施。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雅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