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一老人乘坐電梯時被困。公安消防官兵利用液壓擴張器等工具將老人救出(資料片)。消防供圖

  27日下午,山東首家電梯安全運行監控中心應急處置服務平臺在濟南投入運行,市民在受困電梯時可以撥打“96333”進行求助,濟南市電梯安全運行監控中心將通過構建一級響應為主,二級響應為輔,三級響應為保障的電梯救援網絡,實施安全、快速、科學、精準的救援。省質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這種應急服務平臺模式將在全省推廣,確保電梯安全運行。

  每臺電梯都設置了唯一識別碼

  近年來,電梯困人事件頻出,但專業的電梯維保人員缺口較大,以至于出現部分電梯困人故障不能及時處置。據介紹,濟南市目前約有3.4萬余臺電梯,而且每年以20%的速度遞增,“96333”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臺的投入運行,將最大程度縮短乘客被困時間,進一步提高電梯應急處置和服務能力,實現精準救援,保障市民和電梯使用安全。

  記者了解到,目前該平臺采集了107家維保單位、1459家使用單位及17000余臺電梯信息,基本覆蓋了酒店、商場等人員密集場所。平臺進行了GIS精確定位,能夠提供受理24小時呼救、投訴、舉報等服務。對于已經納入平臺的電梯,監控中心在每臺電梯中設置唯一六位識別碼。市民如果乘坐電梯被困,可以撥打“96333”應急專線電話提出救援,只要報出識別碼,平臺通過識別碼和GIS能精確定位困人電梯的位置、使用單位、維保人員等信息。

  濟南所有電梯都將納平臺監管

  接到電話后,指揮中心可以立即指揮并監督該電梯的簽約維保單位(一級響應)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有效實施精準救援。對維保單位不能及時救援在一級響應無果的情況下,立即啟動二級響應,派遣離困人電梯最近的應急救援站前往救援。如果兩級都啟動失敗,則啟動三級響應,聯動119消防部門出動救援,同時協調110、120等呼叫中心,實施電梯困人報警信息共享以及發生傷亡事故的醫療救護。根據計劃,濟南市將把轄區內所有的電梯均納入該平臺進行運行監管。

  此外,該平臺可以接受市民有關電梯安全的咨詢、投訴和舉報,解答和協調解決群眾使用電梯中的安全問題,成為服務群眾、服務社會的窗口,還可以對濟南全市電梯事故調查處理提供技術支持,按時統計和分析電梯困人等故障數據,開展風險監測,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實施分類監管,實現電梯安全的動態監管和科學監管。通過定期向社會公布電梯安全狀況的信息,發揮社會監督作用,使全民能夠參與電梯安全監督,向政府和相關部門提出電梯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議,促進電梯使用、維保單位落實安全主體責任,推動多部門綜合監管機制形成。

  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張寧波表示,目前山東省約有27萬余臺電梯投入使用,濟南市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臺運行成功后將向全省進行推廣,確保更多的被困電梯市民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援。

  安全小貼士

  濟南市電梯安全運行監控中心表示,市民若被困電梯內千萬不要驚慌,要保持鎮定,立即用電梯內的警鈴、對講機或電話與管理人員聯系,或者撥打“96333”等待外部救援。如果報警無效可以間歇性地呼救或者拍打電梯門以保存體力。切勿采取過激的行為,如亂蹦亂跳等,也不要強行扒門爬出或者企圖從轎頂外爬出逃生,以防電梯突然開動,應耐心等待專業人員救援。

  相關鏈接:電梯困人不罕見

  2014年5月26日晚上8時10分許,一條群眾報警派到了歷城區山大路派出所。“一個人被困在電梯里面了。”民警迅速趕到現場,“我們朝著電梯喊了一聲,里面的人應了一聲,可能是在2樓和3樓之間。”大廈的工作人員說道。民警和消防員立即來到二樓,此時電梯門僅能夠拉開一條小縫。

  消防員先用一個撬棍撐開一個縫隙,讓空氣能夠進出。為了盡快救出被困人員,防止發生意外,四個消防員將液壓擴張鉗抬起來,將其插進電梯門之間的縫隙。隨著液壓擴張鉗的逐漸擴張,電梯門之間的縫隙越來越大。據被困女子稱,她當時準備從6樓下到1樓,結果電梯顯示2樓的時候,突然不動了。

  2014年11月7日,家住無影山北路附近一小區的劉明(化名)乘電梯下樓時不慎被困,濟南公安消防美里湖中隊的官兵迅速趕赴現場,將被困的劉明救出。

  “起初,我們接到群眾報警稱,電梯卡在二樓與三樓之間。”接警后,濟南公安消防美里湖中隊中隊長鄒高峰帶領消防官兵迅速趕赴現場。經過仔細勘察,消防官兵發現電梯又上升了一段,卡在了六樓與七樓之間,“轎廂地面距離六樓地面大約半米。”在找來的電梯鑰匙不吻合的情況下,消防官兵迅速利用撬棍、螺絲刀等工具進行撬門,經過10分鐘的努力成功將劉明救出。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召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