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網3月18日訊(YMG記者 王文)昨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集市衛計委及市腦血管病質控中心、市120急救中心聯合首次發布“急性腦卒中溶栓地圖”,在全市14個縣市區,確定煙臺市煙臺山醫院等27家醫療機構成為首批“溶栓醫院”, 與“120”急救院前救治體系結合,形成覆蓋全市700萬人口的腦血管病快速救治網絡。

  我市有8萬人患腦中風

  “當前,煙臺市有8萬人患腦中風,而且每年有約1.6萬的新發病例,每年有約6800余人死于腦中風。”新聞發布會上,煙臺市腦血管病質控中心主任、煙臺山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梁輝教授坦言。

  “腦卒中”是目前我國致死率和致殘率第一的疾病,為讓中風病人得到更高效、更優質的救治,我市正式啟動了“溶栓地圖”,在全市確定首批27家急性腦卒中醫療救治定點醫院。

  一體化的“溶栓急救體系”

  “溶栓地圖”是國內領先的由急救“120”指揮系統和溶栓醫院聯合提供技術支持的卒中救治網,由覆蓋各縣市區的定點醫院和“120”急救串聯而成,對患者進行快速高效的救治。

  市衛計委副主任鄒志強表示,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衛計委《關于提升急性心腦血管疾病醫療救治能力的通知》,市衛計委前期一是要求各有關單位加強急診急救體系建設,發展有條件的醫院加入120急救網絡,進一步縮短急救半徑,加強120院前急救體系的信息化建設。并要求各有關醫院要加強心腦血管及介入放射學等專業的專科建設,建立急性心腦血管疾病綠色通道,按照心腦血管疾病診療指南規范開展早期再灌注治療,提升心腦血管疾病醫療技術水平。

  同時,我市還要求各質控中心要充分發揮專業作用,加強對相關醫院開展急性心腦血管疾病醫療救治工作的指導和考核。

  共覆蓋27家醫院

  “我們要求各入網醫院要繼續加強腦血管疾病救治能力建設,優化急救流程,院前急救人員要加強業務培訓,將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送往有救治能力的醫院。”市120急救中心常黎明主任表示,同時呼吁廣大市民要多學習心腦血管疾病的相關知識,及早發現并及早撥打120電話求救。

  首次發布的“煙臺市溶栓地圖”共覆蓋27家醫院,其中5家是市級臨床救治中心,22家為區縣級臨床救治中心。這些地圖里的市級臨床救治中心通過了煙臺市腦血管病質控中心嚴格考核,有豐富的溶栓經驗,并暢通腦卒中救治通道,可大大縮短院內急救時間,提高溶栓成功率。梁輝介紹,市級臨床救治中心將對定點縣區級臨床救治中心進行技術輸入、卒中單元建設和雙向轉診,以形成煙臺市腦梗死急救網絡、便于市民就近急救。

  “對于腦梗死患者而言,時間就是生命。”梁輝建議市民都應牢記快速判斷卒中癥狀的口訣,即“言語含糊嘴角歪,胳膊不抬奔醫院”。如果發現這一癥狀中的任何一個,應立即拔打120急救電話,患者家屬可以按圖索驥,選擇前往該地圖上就近醫院及時救治。對符合溶栓條件的患者,應配合醫生治療,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后遺癥”的發生。(水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