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在源大工貿見到于歡的姑姑于秀榮,她告訴記者,源大工貿最早做圓鋼(音)和剎車片,后來圓鋼價格從4000元/噸跌至2000元/噸,就不做了,只做剎車片。

  一位不愿具名的山東某大型鋼鐵集團原投研總監認為,這屬于鋼鐵加工,鋼材價格的變動對其影響較大,剎車片屬于粗放產品,主要成本就是原材料,上游鋼材價格對其成本和利潤影響顯著。如果還有庫存,就存在庫存的貶值風險,鋼材價格下跌會發生資產減值。

  上述投研總監告訴《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2015年鋼貿行業確實處于崩盤狀態,鋼貿很占用資金。當時鋼鐵價格下跌,銀行也對相關行業企業進行抽貸,不僅停止貸款并且提前將貸款收回。

  資料顯示,源大工貿自2015年前后因經營困難即四處舉債,涉及商業銀行、擔保貸款、租賃和高利貸等渠道。

  有媒體報道,蘇銀霞借高利貸時,公司財務已不太好,拆西墻補東墻還貸,拖欠工人工資,短的拖欠四個月,長的拖欠八個月,蘇銀霞借錢是想維持工廠生產,用銷售收入還貸。

  相關法律文書顯示,蘇銀霞曾向多家銀行機構進行貸款。2016年1月22日,源大工貿向浦發銀行聊城分行借款788萬元,至2016年9月2日,需還本息合計808萬元。2014年時,正昊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以818萬保證金,向招商銀行濟南分行借出1818萬元,但該款項被交付與源大工貿,到期未還欠款及利息。

  在借高利貸之前,蘇銀霞已經多次以各種方式進行借貸,并與多家企業進行互保借貸,企圖借錢維持企業的經營。

  對于蘇銀霞所做的互相擔保,上述投研總監有自己的看法:“銀行為了降低中小企業貸款的風險,也有的是為了應付銀行內部風控,小企業貸款時都會要求有擔保方,所以造成了很多區域的中小企業聯保(互相擔保),福建系鋼貿最典型,所以出了問題,大船翻了,相關企業也被拖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