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保住源大工貿并沒有那么簡單,在行業走下坡路的大背景下,蘇銀霞難以從銀行借款。“如果不是市場不好,現金流不會斷。”上述投研總監說。
該投研總監認為,因為源大工貿還做礦山機械,一般都會給礦山賬期,而2015年是礦山近十年最慘烈的一年,大面積關停倒閉,估計也影響到該公司的現金流。
銀根緊縮傳導下的悲劇
鋼鐵貿易一單生意所需的資金,需要放大三四倍的資金量來支撐。有媒體報道,據不完全統計,自2011年起,鋼貿行業因債務問題有超過10人自殺、300多人入獄、700多人被通緝,導致的壞賬規模近100億美元。
東方證券曾發報告指出,在2008年前,銀行對鋼貿商的信貸并不激進,主要用于支持正常的貿易活動。但是在2009年以后,銀行拿著錢找貸款人的罕見現象在全國上演,鋼貿行業成了銀行追逐的重要客戶。據估計,2011年全年鋼材貿易貸款1.89萬億元,而同期全國貸款總額54萬億元,鋼材貿易貸款在整個銀行貸款中的比例高達3.5%。
上述投研總監告訴記者,2014年福建系鋼貿出事,隨后銀行對鋼貿公司進行了嚴厲的銀根緊縮。
“2015年3到4月青島港銅融資騙貸案爆出,又牽涉到外資行,整個行業受到巨大沖擊。”該投研總監告訴《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
邱躍成回憶,國內鋼材價格從2011年-2015年都是持續大幅下跌,2012年開始在鋼貿商倉單重復質押事件爆發后,銀行對鋼鐵行業的信貸進行大規模收縮。
“銀行系統內部整頓,開始排查全國鋼貿業務,從而導致了后面抽貸的情況。2015年國家層面開始對過剩產能、落后產能進行去產能,銀行意識到整個行業風險,對整個產業鏈進行抽貸,包括鋼廠。”該投研總監說。
對于蘇銀霞來說,更重要的就是銀行貸款不能及時還,出現種種債務糾紛。資料顯示,2016年8月,浦發銀行聊城分行提出凍結冠縣柳林軸承有限公司、冠鵬金屬薄板有限公司、源大工貿、聊城三兄弟紡織及相關公司法人等的銀行存款等510萬元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