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山東聊城潤昌農村商業銀行申請凍結源大工貿、冠縣新宇制鋼有限公司、山東賽雅服飾有限公司(下稱山東賽雅)以及相關法定代表人等570萬元的財產。同日,該銀行申請凍結源大工貿、山東潤和紡有限公司、山東賽雅服飾有限公司及相關公司法人等570萬元財產。
“一直到現在銀行對鋼貿商基本不放款,鋼貿商只能使用自有資金或民間借貸。”邱躍成說。
《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在查閱源大工貿的相關信息時,一家公司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山東宏天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元,法人代表于家樂(即于歡的姐姐),監事就是于家樂的母親蘇銀霞。
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在2014年9月進行過一次經營范圍的變更,從變更前的鋼材、鋼板、鍛件、鑄件、建材銷售變成市場開發及經營管理;商鋪租賃;自有房屋租賃;物流服務(不含運輸);倉儲服務等。同年10月,該公司又一次變更,將公司原名“聊城市宏興鋼材有限公司”改為現在的名字。
顯然,于家樂的公司按照此前的經營范圍來看,是一家典型的鋼貿企業,變更的背景就是行業不景氣以及銀行對該行業進行“抽貸”。
重要的是,蘇銀霞和于家樂被逮捕的罪名是涉嫌集資詐騙,落款時間是2017年1月14日。據悉,2016年12月母女二人被抓時,警方說的罪名是涉嫌偽造公章。
上述原投研總監認為,鋼材(鐵礦)被作為融資手段,在2013年和2014年間,還連通倉庫做重復質押,累積了巨大的金融風險。恰好遇到2014年澳洲鐵礦石產能大釋放,鋼材價格大幅下跌,從而導致質押物迅速貶值,大量貿易商爆倉。銀行在追索債權時,反溯貸款流程,很多貸款瑕疵便被曝光。
種種原因之下,蘇銀霞走向了高利貸。(華夏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