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濟南6月16日訊 在山東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上,有關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話題在各代表團引發熱議。如何破解群眾看病之“痛”?代表們建議,通過加快醫聯體建設,推進醫生多點執業,落實基層首診、雙向轉診等分級診療模式,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上下貫通。

16日上午,淄博團代表、淄博市中心醫院急診科護士長馬俊杰接受記者采訪。16日上午,淄博團代表、淄博市中心醫院急診科護士長馬俊杰接受記者采訪。

  護士長吐槽看病擠大醫院,急診中急危重癥僅三成

  淄博團代表、淄博市中心醫院急診科護士長馬俊杰說,通過建立醫療聯合體,將同一區域內的三甲醫院、二甲醫院、鄉鎮衛生院乃至社區、鄉村醫院聯合起來,是對醫療資源的優化整合,可以有效發揮三甲醫院等大醫院的優勢與帶頭作用,讓更多優質的醫療技術、醫療團隊向社區和鄉村流動起來,從而強化基層醫療衛生系統的力量。比如,雙向轉診、急慢分治等分級診療模式,都將有效促進醫院之間的分工協作,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老百姓看病難的問題。

  “有的患者得了普通感冒也來大醫院,其實完全可以在社區醫院就診。”馬俊杰告訴記者,她所在的醫院每年急診就診量達到七萬人次,但其中真正的急危重癥患者只占30%左右。她說,推行醫療聯合體,讓區域內的醫療資源“活”起來,可以進一步節約醫療資源,讓普通患者看病更方便,讓更多的急危重癥、疑難雜癥患者及時得到大醫院救治。

16日上午,濰坊團代表、濰坊市人民醫院醫療部主任王炳武接受記者采訪。16日上午,濰坊團代表、濰坊市人民醫院醫療部主任王炳武接受記者采訪。

  “1+X”模式:大病不出縣,醫生多點執業沒了后顧之憂

  記者發現,馬俊杰所說的醫聯體模式,目前在濟南、濰坊和德州等地已經開始探索。 濰坊團代表、濰坊市人民醫院醫療部主任王炳武說,目前他所在的醫院已與寒亭區醫院建立醫聯體合作關系,雙方將在醫療技術、醫療服務和醫療質量方面進行合作。此外,該院還計劃與濰坊市經濟開發區和濰城的等二級醫院開展醫聯體托管經營。

  王炳武說,未來隨著醫療聯合體建設的不斷推進,將有越來越多的優質醫療資源從大城市下沉到基層醫院,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掛上專家號,看病更方便了。除了能緩解老百姓擠大醫院看病難的問題,醫聯體還為醫生多點執業開辟了一個廣闊的渠道,解除了醫生在多點執業過程的許多后顧之憂。

  記者了解到,山東公立醫院綜合改革2016年全面推開以后,17市全部開展分級診療工作,累計組建各種醫聯體790余家,縣域就診率已近90%。

16日上午,德州團代表、禹城市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張廣梅接受記者采訪。16日上午,德州團代表、禹城市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張廣梅接受記者采訪。

  遠程會診、在線培訓,基層醫生水平越來越高了

  在德州代表團,禹城市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張廣梅說,她所在的醫院也正與北京中日友好醫院開展醫聯體合作。例如,當病情診斷不清時,雙方醫院的醫生通過遠程會診,上級醫院的知名專家能在第一時間進行診斷指導,給病人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在醫聯體內,大醫院和基層醫院之間還可以雙向轉診。張廣梅舉例說,有一些經濟條件比較好的疑難病人,想去大醫院看病,但苦于掛號難,這些病人在時間上耗不起。但當兩家醫院建立醫聯體合作后,病人可直接轉診到上級醫院進行救治,等病人病情穩定后再轉回來到基層醫院繼續治療。

  此外,借助醫聯體,區縣的二級醫院和鄉鎮的一級醫院,還可以持續派醫生到上級醫院進行進修,或參加在線的遠程培訓,不斷提高基層醫院的診療水平。張廣梅說,近期他們通過在線遠程培訓,首次觀摩了鐘南山院士和王辰院士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查房情況,這在之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大眾融媒記者 王磊 樊思思 王長坤 趙洪棟 亓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