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能在自家門口看病了!山東初步形成15分鐘健康服務圈

  7月31日,在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上,我省科學規劃和設置基層醫療服務機構,初步形成了15分鐘居民健康服務圈,使居民能夠就近方便接受相關服務。

  據山東省衛計委副主任馬立新介紹,截至2016年底,我省共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7.32萬個,其中鄉鎮衛生院162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2310家,村衛生室5.32萬個。在農村地區,統一規劃的村衛生室服務覆蓋所有行政村,在城市社區,基本實現每個街道辦事處或3-10萬人口設置一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初步形成了15分鐘居民健康服務圈,使居民能夠就近方便接受相關服務。

  同時,我省探索在農村開展鄉村醫生簽約服務和城市家庭醫生式簽約服務,簽約服務持續推進。截至2016年底,全省以基本公共衛生為主要內容的家庭醫生簽約人口達4000余萬,以縣(市、區)為單位實現了簽約服務地區全覆蓋,有力推動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實施,更為下步全面推動和升級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奠定了基礎。

  除此之外,省衛計委和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就山東省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有關情況進行了介紹。記者了解到,我省已累計建立電子居民健康檔案8205.91萬份,其中有一半以上人群的健康檔案在門診或住院的診療行為中得到更新和利用。

  據山東省衛計委副主任馬立新介紹,我省從2009年啟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開始,人均補助經費標準由最初的為15元提高至人均50元,服務內容也從9大類22項擴展至目前的12大類49項。

  據介紹,截至2016年底,全省累計建立電子居民健康檔案8205.91萬份,有一半以上人群的健康檔案在門診或住院的診療行為中得到更新和利用。2016年全省有801.75萬名65歲及以上老年人接受了免費健康查體,查體項目包括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心電圖、腹部B超等;有744.45萬名高血壓患者、254.80萬名糖尿病患者和34.48萬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接受了隨訪和免費健康查體服務,規范管理率較國家要求高約15個百分點;對2.26萬名肺結核患者和1056名艾滋病患者每年分別進行了服藥督導管理;對531.39萬名兒童提供了生長發育檢查服務,對89.86萬產婦及新生兒進行了上門產后訪視和新生兒訪視。健康教育以村、居為單位實現了全覆蓋。預防接種、傳染病防治工作持續鞏固,免疫規劃疫苗全程接種率達90%以上,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連續多年保持穩定態勢,處于全國較低水平。我省項目工作得到了國家的認可和肯定,連續3次在國家衛生計生委、財政部組織的考核中榮獲第三名的好成績,并獲得國家財政資金獎勵。

  同時,2016年我省肺結核報告發病率較2011年下降了20.03%。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從2012年的8.16%上升到2016年的12.08%;18歲到69歲居民標準人日調味品食鹽攝入量比2011年下降19.09%,高血壓患病率快速上升趨勢得到控制。2016年全省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8.50歲,比2010年項目實施之初的76.46歲提高了2歲多;孕產婦死亡率由2009年的22.24/10萬下降到12.62/10萬,嬰兒死亡率由2009年的8.47‰下降到4.53‰,健康效益十分顯著,使我省居民健康水平保持全國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