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山東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后劉國良來說,8月16日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這天宣布了他的一個新身份:章丘區明水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在8月16日召開的濟南市山東大學科技副職座談培訓會上,包括劉國良在內,共有來自山東大學的16名優秀科技人才,被選派到濟南市擔當科技副職,掛職單位包括我市縣區政府、市屬科研院所、產業園區、縣區直部門等。
“這是我市第二次集中從山東大學選派科技人才到基層單位掛職”,據市委組織部副部長丁林橋介紹,“從山東大學選派科技人才到我市掛職,是2015年底濟南市和山東大學雙方主要領導同志共同提議的。開展這項工作是我市充分利用省會人才資源集聚優勢、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的重要內容,也是促進政產學研合作和縣域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
記者注意到,這次選派的16位同志,基本都具有博士學位和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學歷層次高,創新能力強,大都是學科帶頭人,是懂技術、善管理的復合型人才,他們將圍繞園區發展、產業轉型、創新創業、環境保護等,開展為期一年的掛職服務。按照掛職工作安排,第二批科技副職原則上8月底將到崗。
“今年上半年,我們濟南市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經濟增速排名第二。作為一個濟南人,我們為有這樣的成績而倍感欣喜和自豪。在這樣的大環境激勵下,希望通過此次掛職,自己可以利用所學所長,‘擼起袖子加油干’,為濟南的發展貢獻自己的才智。”即將走上新崗位的劉國良對自己的新身份充滿信心和期待。
駐濟高校多,科研院所多,是作為省會城市的濟南獨有的獨特優勢。記者了解到,選派科技人員到濟南市掛職,是濟南市委落實省委要求,加強名城名校合作的重要舉措。今年5月份,我市出臺了“濟南人才新政30條”,明確提出“大人才觀”,并制定出臺了《濟南市科技副職掛職工作實施細則》。在前不久召開的全市學習貫徹省黨代會精神專題培訓班上,王文濤書記明確提出了“人才高地走在全省前列”的要求。濟南市此次開展的科技副職掛職工作,即是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助推濟南跨越發展的有力舉措。
“從目前我市的發展現狀來看,我們的經濟總量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較為靠后。分析其原因,縣域經濟不強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而要推動縣域經濟的發展,除了項目拉動、政策傾斜、資金支持等,關鍵還是要有人才,尤其是高層次人才作為支撐。”據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濟南市下一步將把高校院所集聚作為發揮省會人才區位優勢的重點來抓,從機制完善、平臺建設和人才融合等方面,加強與高校院所的深度合作,進一步做足做好“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文章,加快推進校地人才資源一體化開發,為“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