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業體制改革過渡期內尷尬不斷,“政企分開”成為改革中的痛點,如何打通這一痛點成為當前的難題。齊魯晚報記者從省相關部門獲悉,目前我省已經初步形成了鹽業監管體制改革方案,即政企分離的細則,并將于近期公布。實現政企分開后,讓鹽業行政管理、食品安全、市場監管職能回歸政府,食鹽經營職能回歸企業。

  不能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

  記者注意到,今年初開始,全國多地發生過對外地鹽進行先行登記保存的情況。不僅在山東,河南、安徽、江蘇、陜西、山西、貴州、浙江、云南等地都有類似情況出現。

  “現在鹽業系統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這就很難談市場公平。”有業內人士認為,在鹽改推進過程中,亟需理順鹽業監管體制,政企分開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在鹽業系統沒有實現政企分開的情況下,行政執法難免會從更有利于本地鹽企的立場出發,這樣的市場環境很難實現食鹽的跨區域銷售。”16日,一位食鹽行業內人士對齊魯晚報記者說,改革開始之后,跨區域的銷售限制取消了,但是在食鹽從定點生產企業賣到終端市場的過程中,還是出現了沖突。

  “工信廳聯消費〔2016〕211號文在去年12月21日就明確了四種食鹽銷售經營的方式,在第二種自建分公司銷售的方式中規定,分公司不能委托沒有食鹽批發許可資質的單位、個人開展經營,不能發展下級經銷商。”該業內人士進一步解釋稱,在實際的操作中,不少外地鹽企多是通過與第三方合作進行物流配送的方式來賣鹽,但合作方并不是傳統的物流公司或快遞公司,而是一些食品配送的公司。

  “這容易被地方鹽務局認為是沒有批發許可賣鹽。”該業內人士說,“不對監管體制進行改革,實現政企分開,這個問題很難解決。”

  政企分開有了進展,各級改革有了時間表

  有文件明確,各地在2017年6月30日前要編制完成鹽業監管體制改革方案,2017年年底前要實現政企(事企)分離。我省鹽業監管體制改革方案進展如何了?

  省經信委鹽改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鹽業監管體制的改革,根據要求由省編辦負責,先實現政企分開,把鹽業集團中的行政管理職能分開,主要涉及機構、人員、職能等內容。食鹽監管體制的改革方案已經有了初步的結果,但可能還涉及多個部門的“三定”,需要同時公布。“鹽改涉及的內容很廣,包括價格、區域、政企分開等,鹽業監管體制改革方案主要說的是政企分開。”上述工作人員說。

  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的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鹽業監管體制改革涉及眾多人員調整。對于企業來說,仍要由行業主管部門在“三定”后,明確下一步改革方向。“對于食鹽質量監管安全,我們和經信委協商之后已從7月開始進行調研,然后再和相關部門協商給出意見,年底實現政企分開。”

  8月初,記者再次向省經信委鹽改相關工作人員詢問鹽業監管體制改革方案進展時,該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已經形成了鹽業監管體制改革方案,近期就將公布。會明確人員安排,還會明確地市級、縣級鹽業監管體制改革方案出臺的時間表。

  從全國來看,在6月30日之前,江西、內蒙古、重慶、四川、貴州等省份陸續公布了鹽業監管體制改革方案。

  相關新聞

  食鹽監管職能將進行分類劃分

  山東省鹽業體制改革方案中,明確了政企分開的改革方向,食鹽將作為需要有食鹽批發資質進行銷售的一種食品,對食鹽安全的監管職責將劃入食藥監管部門,而對食鹽市場秩序方面的監管則劃入市場監管部門。鹽業監管體制改革方案則相當于鹽業系統政企分開的詳細方案,其中涉及定機構(單位的性質,如行政、事業等)、定職能(單位有些什么權力和職責)、定編制(單位各種編制的人數、內設機構數、領導職數等)。

  山東省是產鹽大省,鹽政隊伍也不小,人員未來如何安置關系到是否能順利實現政企分開。

  “我們四川省鹽務局在改革完成前有1400人的鹽政人員,這些鹽政人員都需要進行分流考核。對現有執法人員會考調招錄一批、離崗待退一批、培訓轉崗一批、協商解除合同一批,進行分流安置。”四川省鹽業總公司法律顧問鐘福俊說,最終能成為公務員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也就去個幾百人,1400的零頭都不到。但是這也不會影響鹽業體制改革,因為國家已經明確,在今年底必須實現政企分開,到時候,現在的鹽政人員的執法證都不能使用了。”

  記者了解到,目前四川已經開始了人員劃轉方面的工作,為僅剩四個月的政企分開做準備。鐘福俊說,在政企分開上,四川從今年年初就明確,把鹽政執法的開支納入政府財政支出,財務已經分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皇 見習記者 張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