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多位濟南市民向山東商報記者反映:去年10月到今年3月,很多人在一公司購買了幾萬元不等的國盟普惠證券。對方工作人員稱公司是美國的,出售的都是國際證券,在中國境內每發行100萬,證券價格就會上漲0.1美金,且稱該項目有國家政策扶持。對方承諾,等到你手中的證券上漲到一定額度就可交易,可買家慢慢發現,證券上漲的價格遠遠超出交易標準后,投入的錢還是不能回來。詢問證券公司,對方卻以各種理由推脫。今年3月份這家公司突然關了門,換到另一地點,稱現在高盛證券更賺錢,要把會員的證券平移到高盛,并稱高盛已經上市。

  投了那么多錢一直收不到返利、購買不同證券套餐成為會員、介紹朋友加入有百分之十的提成,這一系列的事情都讓購買的市民感覺到這根本就是一場騙局,并且懷疑可能是傳銷組織。目前,警方已經介入調查。

證券系統登錄進去顯示的資料證券系統登錄進去顯示的資料
剛成為會員時收到的信息剛成為會員時收到的信息
對方要求加入高盛證券對方要求加入高盛證券

  美國公司出售國際證券 還有各種外國人來講課

  去年11月份,市民王先生通過朋友了解到濟南一家國盟普惠證券公司出售國際證券。證券公司的人稱,公司總部在美國,10月份在中國發行了30億美金,顧客可通過購買證券成為公司的會員。證券有很多套餐,2000、4000、6000美金不等,最便宜的套餐是800美金。

  “當時他們介紹稱證券購買的越多,收益就越多,在中國境內賣100萬美金,證券價格就會上漲0.1美金,他們說是按照全國市場。”王先生告訴記者,每天百分之一的釋放,比如100個釋放10個就可以交易,“發行價從1美金起,價格會不斷地上漲,說白了就是購買的人賺取其中的差價。”

  他還稱,對方介紹證券價格不是沒有限度的上漲,漲到5美金結束,就不賣了。

  王先生還回憶稱,對方工作人員講了很多,比如這個政策惠民,國家有政策扶持,了解完后沒怎么聽明白,所以沒有立馬去買。過了差不多半個月,從馬來西亞來了一個講師,講師又介紹了國盟普惠證券的運作模式,“期間經常會有各種外國人來講課,雖然還是沒有很明白,但看著挺正式,也就信了。”

  另一名購買證券的張先生稱,當時公司的人介紹的挺好,還在手機上發了一個電視視頻,說是普惠證券走進中國的千家萬戶,“讓普通老百姓、小企業、貧困人口、老年人、殘疾人,最底層人都得到實惠,當時就信了,我認識的幾個朋友每人都投了4萬多,聽說還有投20多萬的。”

  承諾只賺不賠 很多人盼著賺一筆

  據購買的市民介紹,公司有一個專門的交易平臺,每個購買證券的人都會發給你一個鏈接,再給一個賬號和密碼登錄進去,進系統之后,有中文和英文兩個版本。“雖然看不懂英文,但是覺得系統也很高端。”市民劉女士稱,那個系統叫鑫達國際,并且他們承諾,這個不會賠錢的,也不傷人脈。

  “進去之后就可以看到每天證券價格的變化,你可以看到每天都在上漲,當時心里開心,以為可以賺不少錢。”王先生稱,他們說差不多一周錢就能回來,就跟股票一樣。

  王先生稱,第一次自己投了2000多美金,人民幣10000多塊錢,買的時候是1.2 美金,經過2個多月時間,漲到1.5美金了。“差不多賺了3000元人民幣,雖然不多但是沒賠所以就更相信了。”

  之后王先生還介紹了別的朋友,倆人又購買了8萬多塊錢的證券,可是直到現在一分錢也沒再收回過。

  相比于王先生,其他人從投入到現在一次也沒有拿回過錢。“公司的人說,4月12號在莫斯科開全球啟動大會,到時證券一下能漲0.5美金,很多人為了多獲利,第一筆錢投進去,未回本又復投了第二筆。”劉女士稱,大家都覺得反正不會虧本,拋售不差那幾天。

  沒想到,沒等到4月份,對方提供的鑫達國際系統就沒法再登錄了。

  錢收不回來 公司解釋等上市

  今年三月份,王先生他們發現,鑫達系統已經無法再登錄,詢問公司的人說法不一。“和我們說這個平臺已經不行了,說是去莫斯科開全球啟動大會,開辟國際市場。”王先生告訴記者,還說中國的已經募集完,需要上市,把會員的錢變現之后就可以一把就提出來,“他們讓我們辦國外的賬戶,說領導們也辦了賬戶準備到時候一把提出來。”

  劉女士介紹,其實對方給了兩個選擇,一是等國盟的證券上市,把證券一把拋了;另一個選擇是把這些證券平移高盛證券,他們說這個證券對接的是另一家公司,這個公司是上市公司,可以買到原始股,賺更多的錢。因為第一類證券還未賺到錢,劉女士等人都未再次購買高盛證券,“不過有很多會員跟著繼續做高盛證券。”

  而市民韓女士得到的說法是,高盛證券要在國外上市了,所以把會員的證券都借過去了,不用交錢可以直接轉過去。“這個高盛也是外國的,還讓我們辦護照,說在外國上市之后我們就可以在國外進行買賣了,大概就這個意思,我其實也不是很懂。”韓女士告訴記者。

  記者調查

  大都是朋友介紹購買數額巨大“估計上千萬”

  記者采訪了包括王先生在內的8個曾購買國盟普惠證券的人,最少的投了1萬多塊,大部分都是4萬到5萬之間,數額加起來已經有幾十萬。

  “感覺身邊很多朋友都在買,沒有仔細考查這個公司就買了,而且每次開會都很正式,人家講的也很專業。”王先生介紹,3月底在濟南開了一次大會,參加的會員最少也有500多人,不光是濟南的,也有外地過來的,當時還有一個美國人,說是亞洲區的負責人。

  王先生告訴記者,自己知道投的最多的應該20多萬,“估計總和最少也有上千萬了。”

  投進去的錢如何回收呢?一方面是對沖。記者見到的8個人中只有王先生拿到過一筆錢,用的就是對沖。“就是錢先到領導的賬戶上,領導再轉給我,我們自己沒法取出來。”劉女士介紹說,對沖是一種方式,后來公司的人說是對接了銀行,大概三月份的時候,讓會員下載銀行的電子銀行,以后賺的錢會先打到電子銀行再轉到會員的銀行卡上。

  “后來很多會員接到了北京總部銀行給會員打的電話,說從來沒有跟他們有過這種協議。”韓女士稱。

  韓女士還告訴記者,三月份就想報警,很多會員不同意,說報警錢就回不來了。目前王先生他們已經報警。記者咨詢濟南市公安局歷下分局得知,目前警方已經介入調查。

  相關新聞

  泰安、湖南常德警方通報:

  境外傳銷組織借“國際證券”行騙

  近日,泰安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接到舉報,稱“中券資本”涉嫌非法傳銷,已有泰安群眾被騙。經初步調查,2015年12月,“中券資本CCG”由境外傳銷組織“新亞洲集團”傳入中國大陸,對外宣稱代理銷售美國懷俄明州中券資本集團有限公司的證券。泰安警方特作出提醒。

  無獨有偶,8月1日,湖南常德市公安局成功破獲了“中券資本”、“國盟資本”特大網絡傳銷案。2016年8月,“中券資本”項目因發展人員減少,發生提現困難,王某禹又伙同“新亞洲集團”推出“國盟資本普惠證券”以所謂資本證券化為名繼續開展傳銷活動。

  (山東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