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煙臺許多樓盤的價格漲了不少,與去年相比每平方米大約漲了一兩千元,正在選房的劉先生為晚買房子后悔不已。“前年是去庫存,去年是調控,今年就是穩增長。”煙臺市住建局工作人員這樣形容近三年煙臺樓市情況。在樓市“金九銀十”到來之前,8月15日,煙臺出臺《關于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意見》(簡稱房地產“十二條”),抑制房價過快上漲,促進煙臺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在煙臺一家公司上班的劉曉軍,準備在煙臺的芝罘區、萊山區購房,目前正在到處看房。“今年煙臺各個樓盤漲了不少。”劉曉軍說,前年樓市低迷時他曾去看過房,覺得有可能還要換工作,就沒有急著買,“在萊山周邊的一個樓盤,去年和今年相比,每平方米漲了一千多元。”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煙臺市內六區新建商品房以及二手房房價均呈現上漲狀態,樓盤不同漲幅不同,少則每平方漲一兩千,多則數千元。

  作為三線城市的煙臺,樓市火起來了,住建部門出臺了房地產“十二條”,包括實施分城施策的土地調控、實施預售審批限價政策、嚴格網簽合同備案撤銷管理、嚴格規范市場銷售(明碼標價)、調整住房公積金貸款政策、強化二手房交易監管、探索建立“租購同權”制度等。其中,公積金貸款方面,取消了144平米劃分,首套房首付一律改成30%,二套房40%。租購同權方面,借鑒租購同權試點城市的先進經驗,積極開展租房與購房平等享受政府公共服務方面的政策研究,適時推出符合煙臺實際的“租購同權”制度。

  “十二條”規范措施“刀刀見肉”:對于庫存量較大、去化周期超過24個月的縣市區,停止房地產供地;開發企業要在10日內公開全部房源并明碼標價,一次性對外銷售,不得分期分批銷售;對閑置超過2年的土地依法收回,重新進行市場配置;轄區房地產市場異常波動、造成不良影響的,要對當地政府進行問責……煙臺市住建局工作人員稱,房地產“十二條”出臺一個月,從近兩個月新建商品房成交量上看,效果還是很明顯,新建商品房成交量約有30%的下降,“我們的目標是控制房價過快上漲,出臺意見讓樓市以及房價,平穩健康的發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鐘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