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國家統計局發布
全國29城居民存款排名。
數據顯示,
2016年末住戶存款余額為60.65萬億元,
同比增長9.9%。
通過對29個重點城市的統計發現,
有17個城市的住戶存款超過了5000億,
6個城市的住戶存款超過了1萬億大關。
其中,
青島的住戶存款余額為5326.3億,
排名全國第16。

住戶存款,是指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信用方式吸收的居民儲蓄存款及通過其他方式吸收的由住戶部門(由住戶和為其服務的非營利機構組成的部門)支配的存款,這是衡量民富的一個重要指標。
需要說明的是,由于部分重點城市如天津、沈陽、濟南、大連等城市的住戶存款數據對外公開部分搜集不能齊全,在此沒有一并納入統計。
青島人均存款5.8萬

2016年末青島常住的920萬人口來算,
青島的人均存款為5.8萬元!
人均居民存款超5萬元,
是什么概念呢?
就相當于每個月每人存款4833元!

網友們也是議論紛紛…




據統計,京滬的住戶存款余額都超過了2萬億大關,分別為2.8萬億和2.5萬億。
從人均存款來看,目前也只有北上廣三個城市人均存款超過了10萬。杭州和佛山超過了9萬,深圳、太原和西安超過了8萬。
上海和北京兩大直轄市作為強一線城市,現代服務業最為發達。比如近幾年我國平均工資最高的三大行業,一直是金融業和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以及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而上海和北京又恰好是這些高收入行業最為集中的地區。

京滬之后,南邊的廣州盡管近年來在金融業、互聯網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勢頭不如北上深,但是民間富裕程度仍相當不錯。數據顯示,2016年廣州住戶存款總量達到了1.44萬億,位居第三位。人均存款也是位居第三,達到10.3萬,與上海相當。
一線城市深圳的住戶存款總量僅位居第六,深圳去年人均存款為8.7萬,也是排在第六。不僅不如北上廣,而且也比杭州和佛山少。
那么人均存款的
差異都與哪些因素有關?
經濟發達程度和城鎮化率高度

北上廣杭位居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城鎮化率也比較高,人均收入高,人均存款余額也高。
除了東西差距,城鄉差距也影響了各個城市的人均存款余額。
當前各地城鄉之間的收入差距仍比較明顯,由于人均存款余額是以全域人口作為基數來計算的。因此全域人口中,城區規模大、城區人口占比大的城市,人均收入往往比較高,人均存款余額也比較高。反之,城區人口占全域人口比重低的城市,往往人均存款余額也比較低。
數據顯示,北上廣的城區人口占全域人口比重均超過86%,其中北京86.4%,上海87.4%,廣州88.8%。此外太原也達到了82.9%。
2020年青島常住人口要達到1000萬人

今年年初,青島市曾印發“十三五”人口發展規劃,其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達到1000萬人左右。
而至2016年年末,青島市全市常住總人口920.4萬人,其中,市區常住人口497.07萬人,增長1.40%。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1.53%,比上年提高1.54個百分點。
與2020年1000萬人的常住人口目標相比,青島市要用4年的時間讓常住人口增加近80萬人。2016年,青島市常住人口增加10.7萬人,其中包括新生兒、積分落戶、購房落戶、農業人口轉移等各類情況。
顯然,要實現未來4年增加80萬人口的目標,進一步放開戶籍限制是重要抓手。
居民投資氛圍

比如廈門地處東部沿海地區,城鎮化水平已經比較高,人均收入水平也比較高,但廈門的人均存款卻相對低,為5.5萬。“我們閩南這邊的投資氛圍都很濃厚。”在廈門經商的施先生說,閩南很多人都是想自己當老板,一有點錢就投資或者置業,存銀行的比較少。
住戶貸款余額高于住戶存款余額的城市還有合肥和南京。
住戶存款雖然是
反映民富和經濟活躍度的重要指標,
但并不是唯一指標。
青島資金存量接近15萬億!

一個城市的“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或者可以稱為一個城市的“資金總量”,是一個地區或者城市經濟運行的結果,也是經濟運行的動力之源。在這張榜單中,青島的資金總量排接近15萬億,排名全國第17。
在我國,城市資金總量反應的不僅是自身GDP的數量,而且跟這個城市所在的中心性、集聚和輻射的能力緊密相關。

2016年,青島成功跨入“萬億俱樂部”,成為全國第十二個、北方第三個GDP過萬億的城市。
第三產業發展方面,青島在2017年上半年,實現生產總值5075.08億元,三產比例為3.4:42.0:54.6。現代服務業、金融業以及房地產業呈現了良好的發展態勢,逐步成為支柱型產業。
近幾年來,眾多大項目在青島落地開花。2017年,青島市安排了200個市級重點項目建設,總投資逾7500億元。其中,百億級項目近20個,比去年多7個。
新機場、中德產業園、東方影都、一汽-大眾、海天中心、科創慧谷。。。這些項目涉及現代服務業、科技創新、互聯網、智能制造、金融、交通等領域,代表了青島未來經濟發展所依仗的重要力量。(大眾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