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濟南人過得挺恣兒。知事君的朋友圈最近倆月已經陸續刷了N波藍天白云隨手拍。更有朋友發文:“是不是我的錯覺,濟南這天是越來越好了?”引來一波點贊留言。

沒想到還沒等揚眉吐氣,環保部公布8月全國空氣質量排名,濟南又進了倒數前十。一邊是親眼見的藍天白云,一邊是榜單上的排名墊底,相信有很多人會覺得自己的感受和公布的成績單有點“分裂”:到底濟南的空氣變好了沒?這成天藍天白云的,咋還墊底呢?
那就聽知事君說道說道榜單排名背后的這些事兒。
準確說,不是全國,是74個城市比
先來看環保部的通報榜單。
8月份,全國74個城市空氣質量相對較差的后10位城市(從第74名到第65名)依次是:邯鄲、邢臺、太原、唐山、石家莊、鄭州、西安、濟南、保定和衡水市。濟南排在倒數第八,正向排名第67名。
今年1-8月的空氣質量榜單,濟南也上倒數榜了,排在倒數第十,也就是第65名,比8月份的排名稍好一些,提升了兩個名次。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是全國榜單,但是參與排名的只有74個城市,這74個重點城市是全國的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
從2012年到2014年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分階段實施,到2014年底,全國已有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參與實時空氣質量排名。但在備受關注的全國月度、年度空氣質量“紅榜”“黑榜”排名上,環保部仍沿用2013年1月起采用的排名方式,即只有74個重點城市參與排名,山東參與排名只有濟南和青島兩個市。
相比起濟南屢屢登榜,青島的存在感就淡很多了。在74個重點城市中,青島的空氣質量處于中游偏上的水平,通常PK不過像海口、廈門、拉薩、珠海這樣常年排在前十的老牌優等生,但也沒有差到需要擔心會在墊底榜單上亮相。8月份青島排名74城里的第23名,所以,不論“紅榜”“黑榜”,都沒有青島的名字。
根據國家的排名規則,按照國控點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統計,山東省內8月份比濟南污染程度還重的城市是德州和淄博,相當于倒數第6名之后的水平。
跟自己比是進步了,但對手也在猛跑啊
大家都有考試排名的經驗。想要在競爭激烈的考試中提高名次,不但自己要拼命進步,還要看競爭對手的發揮。如果競爭對手比自己更拼、進步更大,那即便是自己的考試分數提高了,排名也恐怕往前挪不了。
在環保重壓下,每一個參與排名的城市都在卯足了勁兒地干。比如之前也備受排名倒數折磨的蘭州市,和濟南一樣,先天不足加后天污染,可謂“難兄難弟”。最后痛下決心,嚴格治污,尤其是憑借天然氣源充足的優勢在全市范圍內實施了“煤改氣”,在2013年摘掉了“全國十大空氣污染城市”的帽子,一度被環保部推廣蘭州經驗。如今的蘭州已經不再出現在“黑榜”榜單中,整體排在中下游的位置。而濟南仍在“負重前行”。
說完歷史說現在,來看看這份74城榜單的競爭有多激烈。排名第23的青島,8月份“藍天白云、繁星閃爍”天數是多少?31天,滿格。PM2.5的月均濃度不到20微克/立方米。
而排在倒數第八的濟南呢?8月份的藍天數是28天,沒有一天是重污染天。PM2.5濃度是36微克/立方米。這個數據已經非常接近35微克/立方米的年均值國標,即優的級別。這也說明泉城市民的感覺沒有錯,28天藍天白云,空氣中的顆粒物濃度可謂歷史極低水平,必然稱得上一個好了。

單論PM2.5的月均濃度,濟南比北京的表現還要好。北京PM2.5月均濃度是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了19.1%。而北京月度排名未進入倒數榜單。這是為何?因為空氣質量排名是一個綜合排名,除了參考PM2.5的數值,PM10、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臭氧等都要考慮進去。而8月份山東全省的臭氧都有所反彈,但臭氧污染卻往往是肉眼感受不到的。

跟自己比,濟南的數據確實是一年比一年好看了,尤其是備受關注的PM10和PM2.5的數據,近幾年逐年改善。但不可否認,在全國打響、各出奇招的藍天保衛戰下,大部分城市的空氣質量都在往好的方向去,不少城市改善很明顯。在一群努力狂奔的城市中,濟南從2015年年均排名倒數第6到2016年的倒數第9,跑贏三個身位,今年前8個月排名倒數第十,又進步一名,必須得說是進步了。

不過,濟南的夏天往往污染尤其是顆粒物濃度不嚴重,進入采暖季節才面臨空氣污染的大考,重污染天高發多在秋冬季節。2017年的濟南是否能在全國空氣質量排名中再前進一些,就要看如何應對秋冬采暖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