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以估值過10億美金為門檻,科技部公布了164家獨角獸企業,沒有一家在山東。作為一家進入“山東省瞪羚示范企業”名單的科創企業,位于日照的創澤智能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創澤智能)專心于機器人產業,目前在國內細分領域排第二,有志于成為山東本土的獨角獸。近日,將要參加儒商大會2018的創澤智能掌舵人李慶民向記者講述了企業的發展情況以及對山東營商環境的愿景。

2010年左右,時年34歲的李慶民組建團隊創辦創澤智能,至今已有8年,從銷售設備而后轉到軟件行業。2015年8月,當時感覺人工智能浪潮要來了,企業決定研發了機器人,當時阻力很大,但創澤智能還是做成了。用李慶民的話說就是,“第一代機器人雖然比較丑陋,但主要功能都實現了。”這次攻堅,堅定了團隊信心,2017年正式推出了第三代,技術全國領先。

創澤智能生產的機器人主要應用在政務大廳、博物館等場景,做咨詢講解類服務。去年企業利潤超過3000萬元,今年還會大幅增長。
整體來說,山東并非機器人產業喜歡的地盤,但創澤智能是個例外,從北京、上海甚至國外挖來不少人才。
“山東本來適合做機器人,是人口大省,也有很多相關專業人才,但因為沒有相關產業,大家都不回來。”說到山東互聯網企業的創業環境,李慶民認為山東并非沒有優勢。企業最初立項做機器人,項目組只有十幾人,現在100多人,多是從北京、上海回流的。
2015年1月,企業正式掛牌“新三板”。去年5月,企業進入IPO輔導期,預計明年可以從新三板遷移到深交所,這也是人才看好企業的原因。另外,山東人顧家和北上廣等一線城市房價高企,也讓部分科研人員選擇回老家。
因為國內引人成本較高,企業還從印度引進優秀人才。已有兩人入職,還有五人在試用期。
為了對接國外先進技術,創澤智能在全球布局人工智能研究院。今年5月,創澤人工智能(美國)研究院在硅谷掛牌,10月,英國的人工智能研究院將在劍橋大學設立,另外,還將在日本、德國等國布局。
目前,在國內商用智能服務機器人領域,創澤智能是全國第二名。

企業雖然發展前景廣闊,但李慶民也有不少苦惱事,首當其中的就是融資環境,他戲稱自己受到了不少地域歧視。“之前在北京、上海融資,我說企業在山東時,投資方說山東可以做機器人嗎?然后又問在青島還是濟南,我說在日照,投資人又問,日照能做機器人嗎?”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前一周,李慶民跟著省中小企業局到杭州、上海等地考察,探訪了十幾家獨角獸企業。他發現,針對這一類企業,融資環境特別好。一個企業開發了一款APP產品,去年收入是8000萬,沒有盈利,但投資人用200億的市值對其進行投資。就創澤智能來說,已經實現了連續盈利,去年更是有3000萬元的利潤。但是,投資機構并不是很青睞。
總體來說,山東的投資機構比較保守。獨角獸企業的標準是估值超10億美金,但是因為投資機構的保守,省內企業很難依靠省內投資做到。
今年,科技部公布了164家獨角獸企業,無一在山東。不過,今年2月13日,山東省政府就曾在《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表示,未來加快科技型企業培育,到2022年,“獨角獸”企業達到20家。今年,山東還設立了6000億規模的新舊動能轉換基金,全部用于新舊動能轉換項目。
在南方考察時,李慶民還特意問了當地政府對新興科技企業有沒有“開小灶”。當地企業回答,“把文件拿給你們看沒問題,但凡是我們拿出來的文件超不過政府明面上的政策。當地政府真正給企業的政策都是一企一策、一企一議。”
李慶民總結說,隨著計算機和網絡的發明,世界經歷信息技術時代、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時代,如今又到了人工智能時代。“到互聯網時代時,我們就落后了,應該朝著人工智能大潮發力,這個比蓋幾個樓有意思多了。”
今年5月份,公司進入2018年第一批山東省瞪羚企業示范企業名單,同時被列為“獨角獸”重點培育企業。而公司2018年的目標正是爭創山東省內首批“獨角獸”企業。
相關鏈接
機器人會代替老師嗎?
機器在未來會替代人嗎?對于這個問題,創澤智能董事長李慶民有自己的看法。“機器人和人正在趨同,但未達到替代人的程度,現在還是人的幫手的角色。”
創澤研發制造的機器人可以用在政務大廳、博物館等場景,做咨詢講解類服務。如今,創澤正在研發一款可以輔助老師講課的機器人。“剛開始提出來遭到很多人反對,想法太不切實際。后來分析下來,完全可行。”
老師雖然知識儲備很多,但可以再細分。一堂課45分鐘,前30分鐘是授業,傳授知識,剩余15分鐘是解惑。授業的過程是單向傳輸的過程,包括語言、表情、身體動作、使用多媒體設備。而機器人完全可以做到這四點。
為培養機器人的大腦,企業挑選最好的老師,商討最好的講課方式,共同把智慧賦予機器人。創澤提出了開放“大腦+小腦”的結構設計理念。老師后期可以更改設置,支持后期的操作維護,可以為機器人灌輸新的知識,也可添加打招呼動作、更改表情等。
機器人還可以無限復制,能解決學校、地域之間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問題。目前,這款產品正在研發之中,3個月之后,會有試點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