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蔥當孩子養他12次參賽奪8個蔥王

10月20日,章丘大蔥文化旅游節盛大啟幕。今年的“蔥王”還是宋光寶種出來的,高度為2.19米!他因此獲獎5萬。這也是他第八次種出“蔥王”。
47歲的宋光寶是地地道道的章丘人,黝黑的皮膚,不高的個頭,說起話來一臉燦爛的笑。在章丘,他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稱得上是“蔥王之王”,在參加的12年蔥狀元評比中,他拿到8個冠軍,近年來更是5連冠,有人戲稱,“蔥狀元被宋光寶承包了”!如此驕人的成績,他是如何做到的?讓我們走近這個章丘漢子,看看他的“種蔥奪冠”之路。
從小跟著父母種蔥
了解章丘大蔥的都知道,章丘最好的大蔥來自繡惠街道,而繡惠街道最好的大蔥就來自于女郎山周邊。這里有許多關于蔥的神話傳說,歷史上,這里的人更是很早就種蔥,甚至有的人家是世代種蔥。宋光寶所在的王金村就位于女郎山下,他從小也跟著父母種蔥。
“我姊妹三個,從小父母就種蔥,我們也跟著學種蔥。”這位章丘漢子說,別看現在大蔥動輒長得比姚明還高,以前,章丘的大蔥可不像現在,“父母那時種的蔥也就六七十厘米高,個頭和現在沒法比,。當時我們種了兩三畝大蔥,也是我們家的主要經濟作物。”
現在的章丘大蔥身價很高,甚至被當成禮品,不過當年價格和現在沒法比,“我記著也就是幾毛錢一斤。”成年后,宋光寶買了大貨車,開始“倒騰”蔥。
“一次拉五六千斤,我運到淄博、聊城等地售賣,我們當地的蔥口感好,很暢銷,一車蔥一兩個小時就賣完了。”雖然買賣不錯,但是總體蔥價比較便宜,因此,他說一年也就能“混”一兩萬元,“關鍵是開大貨車太累了,風險也很大。”
開了四年大貨車后,他決定重新開始種蔥,并賣掉了大貨車。
首次參賽就奪冠
2000年,他正式開始自己的種蔥生涯,從此也與蔥結下了更大的淵源。當時宋光寶承包了四五畝地,開始種蔥,“當時就是想自己賺點錢,改善生活,也沒想更多。”
到了2006年,此時章丘的蔥狀元比賽已經到了第四屆,有了種蔥經驗的他,覺得自己的蔥可以出去“試一把”了,于是參加了那一屆的比賽。
“第一次參加,還不是很了解情況,沒想到卻拿到了冠軍。記得當時我的大蔥是2.2米多。”宋光寶說,當年狀元的獎金還低一些,是5000元,但也不是一筆小錢,頂得上他兩畝大蔥賣的錢。為了擴大經營,他甚至沒拿出一分錢慶祝,基本都投入到第二年種大蔥上了,“本來我只是會挖坑栽蔥的農民,獲獎讓我有了信心,也有了更高的追求。”
之后,他也連續參加蔥狀元比賽,連拿了3個二等獎,“二等獎的獎金都是5000元,不過我非常不服氣!”為了再次拿到冠軍,他開始嘗試自己培育改良種子,在施肥方面也做了改進,更加講究深耕細作。
拿蔥當孩子養刮風下雨都跑去照看
到了2010年,宋光寶種植的大蔥終于以2.17米的“身高”再次奪冠。這次他揚眉吐氣,“算是終于再次抬起頭來了!連續三年拿不到冠軍,我心里就想,一定要拿回來。”這次“失而復得”的冠軍,讓宋光寶非常高興,他特意用獎金請全家人好好吃了一頓。
再次成為“蔥王之王”,讓他自信心更足了。接下來的2011年,宋光寶憑借10根“狀元蔥”贏得了1萬元的大獎,這是他第三次獲得“蔥王”的稱號,而這捆“狀元蔥”的平均個頭接近2.14米。
兩連冠!這讓宋光寶一下子聲名鵲起,成了遠近聞名的紅人,大家都說,一般人都是拿到冠軍后過好幾屆才能再奪魁,可是宋光寶居然打破了這個慣例,可真夠牛氣的!
于是,很多人開始找他打聽秘訣,“你怎么種得這么好?”“你用的什么肥料?”“你有什么秘方?”宋光寶笑笑,“很簡單,就是拿著蔥當孩子養。”他說,自己確實也是這樣做的,對自己種的大蔥非常上心,“無論刮風下雨還是高溫,我都要跑到地里去看看,風刮歪了就扶起來,太熱了就想辦法降溫。”
5連冠惹人羨:冠軍咋都被你承包了?
眾人羨慕的兩連冠,在宋光寶心里并不算什么,他有更大的追求。可是接下來的2012年,他的蔥沒有一如既往的牛氣,只得到了二等獎。這讓他有點“生氣”,甚至因為蔥質量不是很高,直接沒參加2013年的評比。
臥薪嘗膽,宋光寶的心里只有冠軍。到了2014年,他開啟了自己史無前例的奪冠模式,從這一年開始直到今年,蔥狀元只有一個名字,就是宋光寶。
13年中,他參加12次評比,拿到8個冠軍。今年他的蔥高2.19米,他向記者介紹說,今年的蔥因為受高溫影響,長得并不是很好,屬于相對比較矮的,“2016年和2017年都比較高,大蔥長得如何,受自然環境影響很大。”
5連冠的他儼然成了章丘大蔥的代言人,評選也幾乎沒了懸念,獎金也從2014年的1萬,一路漲到了2018年的5萬。“現在有人羨慕,有人嫉妒,說冠軍咋都被你承包了?”宋光寶說,他就是努力想去爭冠軍。
今年大蔥還能長半個月有望過2.35米
記者了解到,今年的大蔥狀元是在10月19日上午評出的。大蔥狀元評選本著“公平、公開、公正”原則,出臺正式評選文件,嚴格把控參選大蔥的條件和評選要求,綜合蔥高、白長、直徑和株重等條件,現場測量、稱重、公布結果。統計人員認真整理每棵參選大蔥的信息,并對統計結果反復核對,確保無誤。
在獲得冠軍后,宋光寶表示,目前正值大蔥的生長期,收獲時間有所提前,預計再過半個月,大蔥還能長高15厘米左右,突破2.35米。據了解,每一棵章丘大蔥都經歷了400多天的漫長生長,風吹雨打,夏曬冬寒,從一顆種子到兩米多高的大蔥,每一步都離不開像宋光寶一樣的農工辛勤照料。
◎有秘籍
獨特氣候加品種改良擔心技術“后繼無人”
在本屆大蔥文化節現場,當時宋光寶的妻子抱著獎金牌,臉上笑開了花,這位農家婦女一樣樸實,她說非常高興看見丈夫再次奪冠。記者問,這筆獎金是不是快頂得上她家賣蔥的錢了,她直率地說,“頂不上,我們家種的蔥很多,怎么也要賣十幾萬。”
宋光寶向記者透露了種蔥秘方,不外乎這么幾點,“我用的肥料不一樣;管理上也不一樣,我是精細化管理,多數人是粗放型管理;另外就是我們女郎山獨特的氣候,晝夜溫差大;還有我自己對于大蔥品種的改良。”
47歲的宋光寶有兩個女兒,一個女兒已經大學畢業,“現在男孩子都不種蔥,別說女孩了。”他說,像他一樣歲數的,種蔥的也是少數,“畢竟還是農活,與土地打交道,臟累肯定是不可避免的,村里的年輕人幾乎沒有種蔥的。”
他現在就是擔心,將來自己的技術沒法得到傳承。記者詢問要不要收個徒弟,他笑著說,現在還沒有這個想法,走一步算一步吧,“我希望得到傳承,畢竟是好東西,地域特色產品”。不過,宋光寶也說,很多人可能只看到了光鮮的一面,其實農業還是靠天吃飯,有時遇到天災,大蔥絕產都有可能。
◎說遺憾
獎金共拿了17.5萬可惜“蔥狀元”被搶注
記者給他算了一筆賬,2006年冠軍獎金是5000元,此后3年二等獎獎金都是5000元,2010年和2011年,兩個冠軍各1萬,2012年二等獎5000元,2014年到2018年的冠軍獎金分別是1萬、2萬、2萬、3萬和5萬,加起來,12年來,他總共已經獲得17.5萬元獎金。
宋光寶說,自己現在種了20多畝大蔥,每年也有十幾萬收入,日子過得挺好。現在政府對種蔥也越來越重視,開始走品牌化路線,他自己也開始注重品牌,注冊了自己的名字“宋光寶”和“王合”兩個商標。
不過,讓他遺憾的是,由于有人已經注冊了“蔥狀元”商標,他就無法注冊了,“這個確實有些遺憾,但也沒有辦法,畢竟晚了一步。”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蔥王之王的故事,也是品牌農業的故事。
狀元蔥是不是賣得特別貴?宋光寶說,其實也沒貴多少,一斤也就比別人家貴上三五毛錢,“一方面是因為我‘蔥狀元’的名頭,另一方面我們家的蔥確實在品相上也好。”
他說,雖然大蔥狀元評比已經結束,但今年的大蔥還沒正式大規模上市,“再過兩周就差不多可以上市了。”
(生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