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濟萊融合后,雪野湖突出生態旅游與創新功能。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飛躍 攝
18日上午,濟南南翼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院士專家座談會在美麗的雪野湖畔召開。座談會依托2019年山東省創新驅動發展院士懇談會,邀請十余位院士專家實地考察,并圍繞優化濟南市萊蕪區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布局聽取院士專家的意見,為打造“齊魯智谷”建設“智造長廊”,提供高端智力支持。
“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濟南市有2600多年的建城史,文化底蘊深厚,文人名士輩出,是享譽中外的泉城,素有‘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美譽。”座談會一開始,濟南市副市長孫斌便向各位院士專家詳細介紹了濟南整體情況。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匯報了濟南市城市發展戰略規劃,即“139戰略”。其中“1”為一個目標,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大都市;3為三個定位:山東發展龍頭、國家中心城市、世界美麗泉城;9即九大戰略:動能轉換、文化傳承、國際開放、區域協同、格局優化、濟萊融合、生態保育、特色塑造以及品質提升。
具體來看,動能轉換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以及中國北方總部基地,打造山水圣人中華文化高地以及國家信息樞紐。黃河北岸先行區以及濟萊合并,突破黃河、泰山的地理限制,形成山城河一體發展格局。
“打造一主一副多點的城市空間格局,其中一主為濟南中心城區,一副為副中心城區(萊蕪—鋼城),多點為商河城區、平陰城區以及雪野湖、玉皇廟等多個重要功能節點。”研究院發言人介紹。
濟萊融合,打造引領區域發展的新增長極是關鍵。其中,萊蕪區定位為科技創新、高端裝備、生態旅游;鋼城區定位為精品鋼及其衍生品產業、生態旅游等等。
在南翼發展方面,整體提升為主,選準引爆點、強勢崛起。在重點潛力地區(如雪野湖、口鎮)逐步注入新動能促進轉型升級,力爭在更高起點實現全面崛起。
具體來看,建設濟萊制造走廊,加強高新區、章丘區與萊蕪—鋼城產業的融合,推進濟萊、博萊城際鐵路建設,通過設立分院、分校等多種形式加強對萊蕪—鋼城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的支持。
(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