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濟南華山湖游船迎來第一個小長假。盡管天公不作美,8:30以后雨越下越大,但雨中乘游船,別有一番韻味,仍有不少市民特意來體驗。
據悉,9月11日起,華山湖游船正式通航運營,先期航線從華陽宮東碼頭經崇正橋至崇正橋西碼頭,單程票價20元/位,往返票價35元/位。
不少市民希望能多開放幾個碼頭,“只開放倆碼頭不過癮。”

一大早就有市民冒雨來坐船
9月13日,中秋小長假第一天。上午8點多,天陰沉沉的,記者來到華山歷史文化濕地公園時,已有市民三三兩兩來這里“打卡”。雨中的華山,煙雨繚繞,別有一番韻味。
據悉,華山古稱華不注山,名稱來自《詩經》,因《鵲華秋色圖》揚名四海。直到清初,華山仍為“濟南第一名山”,與大明湖、趵突泉齊名,到近代因大片湖水干涸變成農田淡出游人視野。從2013年起,華山片區按照“傳承歷史文化脈絡、重現鵲華煙雨美景”的主線,定位打造“濟南第四大名勝”。
自去年“十一”園區一期建成開放,到今年“五一”園區主體工程完工并對外開放,融山泉湖河城及文物古跡為一體、展現泉城特色的華山歷史文化濕地公園,已逐漸成為市民休閑出行的“網紅新地標”。
順著“游船售票處”的指引,步行1公里左右,記者來到崇正橋西碼頭。盡管雨越下越大,游船9點左右還是從華陽宮東碼頭開過來。“今天是否運營得等通知,這兩天天氣不好。”工作人員說,可以先去船上坐坐,等確定開船再買票。13日上午9點多,撐著傘等待坐船的市民越來越多,很快,售票處就開始賣票了。
票價20元,老人不免費,1米2以下兒童免費
“假期趕上下雨,本來也不適合出遠門。”市民徐先生一家一早就過來了,主要是想帶著孩子體驗一下游船。他說,現在華山歷史文化濕地公園真是個“溜娃”的好地方,湖邊還有很多水鳥。
華山湖作為華山歷史文化濕地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水面面積約3700畝,湖岸線長15公里,沿岸有游船碼頭、兒童沙灘、觀景平臺、煙雨橋、崇正橋、荷花池等設施,游船通航后,將重現歷史上“山在水中立、橋在水中臥、船在水中行”的山水勝境。
據悉,游船先期航線從華陽宮東碼頭經崇正橋至崇正橋西碼頭,兩個碼頭對開,運營時間夏季為上午9:30至下午5:30,冬季為上午9:00至下午5:00,冬季結冰不營業。船票價格執行市物價局批準的票價,單程票價20元/位,往返票價35元/位。
“現在老人不免費,1米2以下兒童免費。”工作人員介紹,正式通航前,他們進行了兩周左右試運行。“我們的船最多可以拉26個人,試運行期間最多時一天跑十七八趟。”
游客:只開倆碼頭有點少,還沒過癮就到岸
9:42,游船從崇正橋西碼頭出發,算上記者一共7名乘客。船艙內都是實木座椅,一個座椅可以坐兩人,兩個座椅相對,中間還有小茶幾。船艙內有攝像頭,小茶幾旁有充電插口。游船現在不燒油,只是用電驅動,這些插口還沒法用。
華山湖游船目前共有4艘,今年4月底時,就已運到了碼頭,還進行了試航。盡管當時有消息稱,華山湖游船五一正式投入使用,但最終并沒有成行。
據悉,今年4月29日,濟南濱河新區建設投資集團華山景區管理有限公司獲批水路運輸業務經營許可證件(含配發船舶營運證件)。在游船內也公示了相關許可,其中就有內河船舶適航證,去年12月17日游船進行了年度檢驗,準予航行C級航區(航線),用作普通旅游客船。
“每艘船上都有海事部門頒發的牌照,駕駛員要有駕駛證。”工作人員說。隨后記者看到,有的船上掛著“魯濟南游0138濟南”的牌照。
坐在船上再看華山時,感覺更有意境,尤其是窗外還飄著雨。游客們都在忙著拍照,打開窗戶時,雨水濺到身上也不在乎。
9:55,船到了華陽宮東碼頭。這時又有一艘船駛離,船上也有不少游客。“只開兩個碼頭有點少,還沒過癮就到岸邊了。”有游客說。
相關鏈接
從大明湖游華山,古人這樣做
“茲山何峻秀,綠翠如芙蓉”。一千多年前,詩仙李白飄然而至來到齊州,乘船至華不注山,寫下了流傳千古盛贊濟南華山的詩句。元代趙孟頫一幅展現濟南北郊美景的傳世名畫《鵲華秋色圖》譽滿天下,其中的點睛之筆正是華山。
另據史料記載,1283年清明節前一天,有一位名叫王惲的官員游覽了濟南著名的華山。游完之后王惲寫了一篇《游華不注記》,收入《秋澗先生大全集》,讓市民能知曉王惲游覽華山的路線,就是從大明湖中歷下亭上的船,一路坐船到了華山。
《游華不注記》開篇說,“濟南山水可觀者甚富,而華峰、濼源為之冠”。終于有一天,他應邀和友人一起出游,一路湖光山色,美得不得了,“遂自歷下亭登舟,亂大明湖,經匯波樓下,出水門,入廢齊漕渠——所謂小清河者也。
泛艷東行,約里余,運肘而北,水漸彌漫,北際黃臺,東連疊徑,悉為稻畦蓮蕩,水村漁舍,間錯煙際,真畫幀也。于是,綠萍蕩槳,白鳥前導,北望長吟,華之風煙盛賞盡在吾目中矣。”
棄舟登岸后,他們到了華陽道觀。王惲最后總結,“且念華峰之勝,樂在近郊,因以步里計之,自歷亭北至華陽院下,廿里而遠;由水門抵黃臺北渚,十八里而近。以葦汀漁箔,周折灣溆,從城東北阿至艤舟山家,蓋自十曲矣。”
(生活日報首席記者 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