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當家是好當家集團的簡稱,集團公司成立于1978年,2004年成為國內首家海洋食品產業上市公司。它的前身是榮成市邱家漁業公司,三位創始人憑借著漁業大隊的25間破房子和26條小舢板,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下,從大海里撈取了第一桶金。

  從1990年到1998年,是好當家飛速發展的八年。期間,兩代掌舵人分別做出的戰略抉擇交替進行著,讓這個順風順水的企業一次又一次水漲船高。 借外興企是好當家的第二次戰略抉擇,極大地開拓了這個漁業企業的視野。1990年,好當家作為威海市首家與對外合資的企業,不僅引進了日韓在食品加工領域的新技術、新產品、新制度,也將市場腹地延伸到了日韓兩國。

  長期對外貿易,讓好當家嘗到了海外市場的甜頭,也讓好當家當家人唐傳勤萌生了創建好當家品牌的意識,但這個決定并未得到父輩們的認可,在父輩的眼中,邱家漁業公司是一面不倒的旗幟,容不得絲毫變更。

  “欲與國際接軌,必先融入國際。”唐傳勤的思路很清晰,1998年,唐傳勤正式掌舵的第一件事,便注冊了“好當家”商標并將其作為公司標識進行推廣。這是好當家的第三次戰略抉擇——品牌意識和市場意識的深度融合。

  2004年4月5日,山東好當家海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隆重上市。原外經貿部副部長、現任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和好當家集團董事長唐傳勤一起為“好當家”上市敲響金鑼。

  資料顯示,好當家集團的資產總額超100億元,涉及生態型海水育苗與養殖、海洋食品加工出口及精深加工、遠洋捕撈、海洋生物醫藥保健、濱海旅游等產業,一時風光無限。

  2000年,在海外市場做得風生水起的好當家敏銳地捕捉到了國內市場的商機,逐次將觸角延伸到了國內一二線城市的大型超市,并有計劃地開設自營專賣店。

  好當家的第一家自營專賣店開在了威海市區白天鵝賓館附近,經營著好當家的所有產品,包括冷凍調理食品、海參、魚蝦生鮮、淡干海貨等。一路走來,收獲頗豐。但唐傳勤卻不滿足于這個持續上行的現狀,他尋找的是更大的更富潛力的商機。2007年,他從數據中發現,幾年來,專賣店的銷售收入平均都在3000萬左右,僅海參一項就占了將近50%,這個結果讓他意外。

  為了完善海洋牧場基礎設施,好當家每年動輒數千萬元,甚至過億元地往海里扔,投入到海洋牧場的建設中。這樣的決策和投入讓很多人都摸不著頭腦。不少人托關系向唐傳勤求情,想從養殖廠調崗到其他產業公司,為的不僅僅是收入,其實也是對未來沒有好的預期。

  十幾年不計成本的投入,數十億“隱形的財富”終于讓好當家的海洋牧場初具規模。從好當家的辦公樓向海外看去,3500公頃的海洋牧場似乎與海天連成一體,看不到邊際。

  源頭經濟不止于一座基地、幾片海域,更多的是匠心做事的執著與追求。在行業規范與引導方面,好當家牽頭成立了國家海參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膠東刺參質量保障聯盟,參與制定了《干海參》《即食海參》的標準制定,奠定了有機刺參有序發展的基礎。

  為了確保每一只進入市場的海參都是安全的,可追溯的,好當家率先打出了“有機牌”。好當家在國內率先實行海參檔案管理制度,建成國家認可的食品檢測中心,數百臺檢測設備進行農殘、獸殘、重金屬、微生物等700多個項目的檢測,累計投入6000余萬元。每批上岸的海參原料和加工產品都安排專人進行抽樣、檢測,并記錄在案,做到海參質量源頭能控制,過程可追溯,結果有保障。

  與很多企業的營銷布局不同,唐傳勤給他的優先發展個終端店的定位是——品牌營銷與鮮參配送。在他的計劃里,通過品牌店的統一標識,好當家要向市場傳遞一個準確的信息:海參好,刺身更好,有機刺參最好!同時,通過好當家精心打造的冷鏈配送體系,讓快節奏生活的國民享受到便捷的養生服務,形成中心社區30分鐘有效配送的鮮參服務,真正實現國民的大康養需求!

  這是好當家有機刺參的百億產業夢,也是唐傳勤志在千里的戰略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