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不僅有力度,還要有溫度。2日,一則“女執法隊長看見殘疾男子賣核桃,自己掏錢全買了”的新聞在濟南市民中傳開,市民紛紛為該女執法隊長打call,為其暖心行為點贊。

  記者了解到,濟南市歷城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山大路執法中隊副隊長張倩,上午在花園路巡查時,碰到一身體有殘疾的中年男子,一手提一袋子核桃一手拖著載物的小車,職業本能讓她停下來,跟著他,觀察他下一步的行為。

  張倩見該男子步履蹣跚地拖著核桃費力地走著,到沿街店鋪向店主兜售自己的核桃。張倩主動與他進行了溝通。她發現該男子不止肢體有殘疾,語言溝通也有些障礙,經過仔細了解后知道,他是來給老顧客送核桃的,但是帶多了客戶要不了,還剩下幾十斤。“他是南山來的,今年50歲,母親去世了,自己種些核桃,他還有哥哥和姐妹,但他要靠自己憑本事吃飯。”張倩說道。她既擔心他萬一沿街再販賣影響市容,也為他自食其力的精神感動,立即就把30斤核桃以每斤10元的價格都買下來了,叮囑他早點回家,以后不要在道路上叫賣,支持城市管理工作。

  在文明城市測評關鍵時期,張倩這一人性化的舉動,不僅得到了群眾的理解,也傳遞出文明執法的溫度。

  “雖然我們不鼓勵每一個城管隊員都用這種方式解決城管與小販的矛盾。”歷城城管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另一方面,其實這只是一件小事,我們要文明執法,更要用善心執法。張倩在作出這個購買決定的時候,既是出于對本職工作的負責,也是因為‘南山大叔’的生活不易、奮斗的執著和為人的誠懇打動了她,因此在適當范圍內采取這種方式推動工作也未嘗不可。這不僅是人性化執法的彰顯與體現,也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為民情懷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