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有一個秀麗的名字,卻是來大明湖游玩的市民、游客意見最大的建筑——東湖大廈。如今,這座違法建筑去向引發關注。

就在近日,網上一張圖片顯示,東湖大廈綜合整治工作指揮部下發通知,稱東湖大廈“在千佛山—大明湖景觀軸線之上,對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及城市傳統標志性景觀造成嚴重影響,屬于違法建筑”,將依法對該建筑及其附樓進行處置。對此,3月26日晚,新時報記者聯系歷下區相關部門得知,該通知內容屬實,目前正處于對樓內業主的摸底階段。至于如何處置東湖大廈,要等濟南市有關部門進一步明確。

東湖大廈為商住兩用住宅樓,位于大明湖路2號,矗立在大明湖南岸,俯瞰一湖風景。不過,該通知稱,東湖大廈位于濟南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核心地帶,處于“泉·城文化景觀”申遺的遺產核心,在千佛山—大明湖景觀軸線之上,對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及城市傳統標志性景觀造成嚴重影響,屬于違法建筑,長期以來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為恢復城市傳統標志性景觀保護歷史傳統風貌,做好“泉·城”文化景觀申遺工作,依法對東湖大廈及其附樓進行處置。該通知落款為東湖大廈綜合整治工作指揮部,其自2021年3月25日開始,組織工作人員對東湖大廈及其附樓進行入戶調查摸底。
對于大煞風景的東湖大廈,濟南市民及游客有不少反對聲音。到大明湖景區游玩,未必能見到所有景色,但一定能見到矗立在湖南岸,高度超過超然樓的東湖大廈。資料顯示,超然樓高度為51.7米,而東湖大廈地上26層,層高3米多。因此,在大明湖北岸向東南眺望,目及之處都躲不開它。
有一個段子頗能代表人們的一刻心聲:
問:我到大明湖能見到曾堤縈水、秋柳含煙嗎?答:能,你還能見到東湖大廈。
問:我到大明湖能見到佛山倒影、匯波晚照嗎?答:能,你還能見到東湖大廈。
問:我到大明湖能見到夏雨荷嗎?答:不能,但是你一定能見到東湖大廈!
因此,有網友調侃說,想拍攝大明湖的全景照片,不如到東湖大廈上拍。

對于大明湖周邊空間,《濟南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將古城重要空間視廊納入保護范圍,具體分為三類:山城互看視廊、大明湖四向視廊、 重要景觀區域視廊。首部針對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地方性法規《濟南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也將千佛山與古城的互看視廊,大明湖四向視廊。趵突泉和五龍潭公園等重要景觀區域視廊,華山、鵲山等觀山視廊納入條例保護內容。
據報道,大明湖—千佛山、佛慧山景觀軸線視廊,首先要確保從大明湖北岸看到千佛山、佛慧山山體的三分之二(海拔高度約200米)的景觀視廊不被遮擋。視廊控制范圍東到山大路,西到玉函路。大明湖四向視廊遵循樹梢原則,確保大明湖南岸沿線向北看至北園高架視廊控制范圍內,湖岸看對岸30米成年懸鈴木樹梢高度的范圍內不出現超高建筑。因此,有礙觀瞻的東湖大廈被定性為違法建筑,有必要依法依規處置。

雖然目前相關部門沒有明確如何依法處置東湖大廈,但在古城片區控規里,該建筑所在街區已有控高要求。今年2月,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公布古城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該片區為集中體現“山、泉、湖、河、城”特色風貌的泉城特色標志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核心區、世界文化景觀遺產集中展示區。片區控規在征求意見期間,公示的街區劃分與指標控制圖中,東湖大廈所在的CGC-16街區建筑高度上限不超30米。

另一方面,去年濟南確定“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新格局。“中優”行動方案策劃了近期市級重點打造五大片區,提出了一系列重點項目和行動任務。其中,五大片區之一的古城片區重點為古城及周邊一湖一環地區,是“泉·城文化景觀”申遺的核心地區,覆蓋了老城區的大部分人文、自然景點精華,是城市文脈所在。在此背景下,2021年以來濟南市、區兩級有關部門正加快推進“中優”戰略落實,高標準抓好泉城文化特色風貌區建設。

(左看右看,都繞不過東湖大廈)
如何處置東湖大廈,關系“泉·城文化景觀”申遺的推進。就在3月22日紀念“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宣傳活動啟動儀式上,濟南市城鄉水務局負責人接受濟南報業全媒體記者采訪,就泉水保護和濟南“泉·城文化景觀申遺”工作等相關問題進行解答。他表示,目前濟南市將泉水遺產的發掘、整理和保護有機結合,深入推進泉水景觀保護提升,不斷擴大濟南“泉·城文化景觀”國際影響力,國家文物局于2019年將濟南“泉·城文化景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標志著泉水申遺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在加快“泉·城文化景觀”申遺方面,結合“中優”的戰略規劃,濟南市明確提出以“泉·城文化景觀”為前提,按照世界遺產標準,對老城區進行保護提升。
讓大明湖這顆泉城“明珠”更養眼,展現千年古城魅力,能否“搬走”礙眼的明湖東廈,令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