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6月末銀行考核時點的到來,6月伊始,銀行就開始“沖刺”發行理財產品。據機構統計,銀行理財產品不但在發行量上處于高位,且6月理財產品收益普遍上揚,以吸引市場資金。
三季度市場流動性仍將保持較為寬松的狀態,反映到銀行理財市場,考慮到監管層可能在年內對資產池運作方式和債券市場監管繼續加碼,預計三季度銀行理財市場整體收益還將可能繼續下探
隨著6月末銀行考核時點的到來,6月伊始,銀行就開始“沖刺”發行理財產品。
據機構統計,銀行理財產品不但在發行量上處于高位,且6月理財產品收益普遍上揚,以吸引市場資金。
不過,專家提醒投資者,由于理財產品種類繁多、條款復雜、期限不一以及風險不確定,投資者在選擇理財產品時還應該謹慎選擇。
6月發行量可期
今年,國內人民幣理財產品處于供需兩旺態勢。普益財富統計,2013年1-5月,國內商業銀行共發行個人理財產品16563款,較2012年1-5月的13126款同比增長26.18%,銀行理財市場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其中人民幣產品15862款,占比從2012年1-5月的約90%升至今年的95.77%;外幣產品共701款,占比僅為4.23%。
從各發行主體來看,今年1-5月股份制商業銀行有6029款,占理財產品總量的36.4%,發行數量居各類銀行之首;城商行共發行4935款,占比達29.8%,超過國有控股銀行的4352款,占比26.28%,成為第二大發行主體。
步入6月,距離銀行半年考核的時間越來越近了,銀行理財產品發行卻保持較快速度。且不少業內人士預期,6月銀行發行量將出現“井噴”。
“最近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明顯提高,之前我買的一款一個月左右的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只有4.3%,但6月該銀行新推出的相同期限同類產品收益率就升至4.6%。”正在一家股份制銀行購買理財產品的吳先生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
6月1日至6月7日當周,各類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普遍上升。其中,人民幣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理財產品發行數為193款,處于發行高位,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27%,較上期報告上升12個基點;外幣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理財產品10款,較上期報告增加7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1.45%,較上期報告上升22個基點;結構性理財產品發行15款,較上期報告減少2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6.34%,較上期報告上升10個基點;其他類理財產品發行210款,較上期報告增加5款,市場占比小幅上升至48.95%。業內人士分析,市場資金短期出現緊張局面是推升理財產品收益的主要原因。由于6月銀行考核時點臨近,銀行市場資金面壓力增大,銀行間和交易所債市資金價格出現飆升,繼日前銀行間隔夜SHIBOR(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大漲135.9個BP至5.9820%后,6月7日SHIBOR利率繼續暴漲231.2個BP至8.2940%,為近幾年來最大漲幅。
收益回歸理性
雖然6月持續走低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開始回暖,但從上半年整體情況來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水平總體回歸理性。
今年1至5月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如無特別說明,均為最高平均預期收益率)呈現下滑態勢,整體收益率從1月的4.3863%降至5月的4.2757%,下降了0.11個百分點。其中人民幣產品的平均收益為4.44%,同比2012年1-5月的5.02%下降了0.58個百分點;1-3個月投資期限的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26%,同比2012年1-5月的4.75%下降了0.49個百分點。
普益財富研究員曾韻佼指出,隨著國家對宏觀經濟的調控,今年以來市場流動性持續保持了寬松,固定收益類資產的投資回報率較去年同期出現小幅下滑,這使得主要投資于債券市場、貨幣市場等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難以回升。同時,今年3月27日銀監會下發了《關于規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將監管重點指向銀行理財產品在非標準化債權資產領域的投資行為,自此這類以往用于拉高整體投資收益的高收益資產投資受到了較為明確、規范、嚴格的監管。監管的升級使商業銀行在資產配置方面受制頗多,隨著銀行對投資組合資產的逐步調整,投資組合整體收益的下滑也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產品的整體收益水平。
進入6月份以來,受5月末上繳財政存款、外匯占款流入趨緩以及6月末銀行考核時點到來等因素的疊加影響,市場流動性短期出現了較為緊張的局面。但今年上半年,我國新增人民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均保持了較大的增量,顯示央行在貨幣政策中中性穩健的取向,在目前通脹較低、經濟仍在緩慢復蘇的過程中,曾韻佼預計,三季度市場流動性仍將保持較為寬松的狀態。反映到銀行理財市場,考慮到監管層可能在年內對資產池運作方式和債券市場監管繼續加碼,預計三季度銀行理財市場整體收益還將可能繼續下探。國際金融報 張競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