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濟南取消公交月票再露端倪 企業虧損是主因
最近幾年,濟南公交總公司多次提出要取消公交車月票,后因種種原因沒有成行,但濟南公交總公司并沒有放棄。
日前,經濟導報記者獨家獲悉,在沉寂一段時間后,濟南公交總公司再度傳出將進行公交票制優化改革。按照方案,將取消成人和學生月票,保留一個月的過渡期,之后全面推行使用公交IC卡乘車制度。
導報記者手中的一份內部討論稿顯示,雖然該方案并沒有提及具體時間,但時間節點很有可能就在年內。
內部討論概不外傳
17日,濟南公交總公司一位接近高層的人士告訴導報記者,濟南公交總公司一直沒有放棄公交票制改革。
正如該人士所說,導報記者注意到,早在2010年11月份,濟南公交月票突然暫停充值,引起了月票族的恐慌。后在各方爭執不休下,公交月票繼續充值,公交月票取消提案不了了之。
導報記者獲得的一份濟南公交總公司內部討論稿顯示,濟南公交總公司將于年內啟動公交票制優化改革。按照方案,將取消成人和學生月票,全面推行使用公交IC 卡乘車制度,實行公交IC 卡乘車8折,持IC卡乘坐2元(含)以下公交,并在2小時內換乘的,享受6折優惠。對學生、老人、低保家庭實行乘車優惠政策。
對于此次票制優化改革,討論稿認為,濟南市已經13年未調整票價,但隨著物價的上漲,如此低的票價顯然與經濟發展不同步,票價應隨著經濟的發展不斷調整。本次公交票制優化改革是推進城市公交改革的重要開端,有利于社會資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老百姓的換乘,有利于公交的可持續發展。可調動公交企業的積極性,提高公交系統的服務質量,有利于社會公平。同時,討論稿表示,月票制度已被大部分城市公交棄用,在19個直轄市和副省級城市中,目前保留不限乘次的普通月票票制的城市公交,僅有濟南公交一家。
盡管該討論稿并沒有給出明確的實施時間,不過導報記者注意到,該討論稿上標示的實施時間為2014年×月×日。由此可見,年內或將實施。
導報記者從濟南公交的一些駕駛員處了解到,取消月票一說一直在內部流傳:“我們都聽說要取消月票了,領導要求不許外傳。”
導報記者近日兩次致電濟南公交總公司相關部門,求證取消公交月票的真實性,該部門表示目前不提供相關消息。
月票使用線路“縮水”
盡管月票尚未取消,但實際上公交月票的使用范圍已經出現縮水。
18日,導報記者隨機調查了市區流量較密集的公交站點,發現這些站點中不能使用月票的公交車線路已超過了一半。在濟南市泉城廣場濼源大街北側站點,16條公交線中有9條不能使用月票;在山東新聞大廈濼源大街南側站點,11條公交線路有6條不能使用月票;在八一立交橋西經十路南站點,10條公交線路有5條不能使用月票;位于經十一路上的信義莊公交站,總共有12條公交線路經過,除42路公交外,其余11條都不能使用月票。
導報記者通過濟南公交網站“線路一覽”查詢統計后會發現,濟南共有近220條公交線路,在運營線路中,只有不到80條線路能使用月票,僅占總線路的三成六。
企業虧損是主因
對于濟南公交總公司一直想取消月票的原因,上述人士認為,主要是虧損嚴重。
2010年6月7日濟南市交通運輸局公布的一份《關于我市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有關情況的匯報》 顯示,2007年以來,由于整合原歷城區客運和開通快速公交,濟南公交總公司虧損越來越大,累計掛虧4.07億元。2009年,濟南市投入9億元資金購買了1665部新車,原計劃市級投資為8億元,目前到位財政撥款4.36億元,尚有3億多元的資金未到位,形成了購車欠款。目前,企業處于負債經營的狀態。
而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巡視員高洪濤解讀《關于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若干意見》時表示,目前山東城市公交企業普遍在虧損運營,主業虧損面更是達到了100%。
以濟南公交總公司為例,201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47億元,凈利潤-1.79億元,虧損額度占去年全年營業收入的73.97%,呈擴大趨勢。凈資產出現大幅縮水,由2011年初的1.53億元降為2012年上半年末的2408萬元,降幅達84.29%
截至2012年底,該公司資產總額為15.24億元,負債總額為15.20億元,資產負債率為99.74%,當年實際虧損達7.98億元。
而隨著時間的推進,濟南公交公司負債總額這一數字或將擴大。
在上述人士看來,月票取消可能性很大:“不能一直虧損運營。”
取消后的配套措施是重點
對此,濟南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解傳喜在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交月票制度作為計劃經濟的產物,是一種公共福利的體現,每個人每月只要付少量的錢即可任意乘坐。而伴隨著市場經濟的到來,公交公司開始實現市場化運作,這就要求我們對這種傳統的福利分配制度進行重新審視。“現在的公用事業既保留了計劃經濟的特色,又被推向市場,有虧損是不爭的事實。”他說。
在他看來,不管公交公司隸屬于公用事業局還是交通運輸局,其本身都是企業。作為公交公司來講,盈利雖然不是第一位的,但也不能總在虧損運營。長期虧損運營也會打擊公司的積極性,服務質量等都會下降,最后受影響的還是廣大市民。
解傳喜表示,公交月票的取消關系到公交公司、廣大市民的切身利益。取消公交月票這種形式并不要緊,關鍵在于實施新的政策如何體現公民福利。取消公交月票后,相應措施應如何予以配套和完善才是重點。
山東大學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主任張汝華則認為,公共交通一定要堅持公益性,價格也應符合公眾期待。月票制度可在一定范圍內實行改革,如采取多乘多獎、分段收費等方式。他認為,公交公司作為企業肯定要考慮運營成本,同時又要兼顧公益性,但這兩種情況并不能兼得。這種矛盾并不僅僅是公交公司和市民之間的問題,而需要政府協調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