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百年孤獨》作者馬爾克斯逝世 曾獲諾貝爾文學獎

人民網北京4月18日電,據法新社報道,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哥倫比亞作家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于北京時間18日凌晨在墨西哥城去世,享年87歲。
人民網4月15日曾報道,馬爾克斯的身體狀況在惡化。據墨西哥媒體報道,馬爾克斯1999年就被查出癌癥。在美國接受化療后,腫瘤縮小。今年3月,加爾西來因肺部和尿道感染在墨西哥接受治療。醫生再次對其進行檢查時發現,馬爾克斯癌癥擴散至肺部、肝臟。4月8日,馬爾克斯出院回家做保守治療。
馬爾克斯1927年3月6日出生于哥倫比亞,1961年移居墨西哥繼續從事文學、新聞和電影工作。馬爾克斯是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于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的主要代表作有《百年孤獨》、《一樁事先張揚的謀殺案》等。行銷全球的《百年孤獨》是馬爾克斯所有作品中最廣為流傳的一部。
哥倫比亞總統:馬爾克斯永不會與世長辭
哥倫比亞總統曼努埃爾·桑托斯當天在其個人微博上說,馬爾克斯是史上最偉大的哥倫比亞人,偉人永遠不會與世長辭。
墨西哥總統培尼亞·涅托當天表示,他以國家名義向當今最偉大作家的去世表示哀悼和惋惜,認為馬爾克斯使拉美魔幻現實主義文學走向了全世界。
莫言:看完“老馬”拍案而寫
莫言、張小嫻等紛紛談及《百年孤獨》給予自己的滋養,并稱第一次讀到它時非常震撼,原來小說可以這樣寫!張小嫻說道:“我每年都會不停地拿出來看,說它是魔幻現實主義的書,我覺得它本身就是魔幻之書,因為每次看你的感受都不同,隨著你人生的經歷不同,會看出不同的東西。”
莫言則說道,他1984年讀到了這本書,讀了一部分之后,就覺得自己也可以寫了,然后合起書開始寫小說。他在之后的20多年里,不停地拿出來讀,隨便翻開哪一頁都可以持續讀下去,一直到2007年6月份把它讀完。1980年代的中國文學土壤,雖然比以前有了變化,但作家腦子里仍有很多自我禁錮,“我過去覺得不可能寫的東西,他大寫特寫,他激活了我對過去生活的記憶,個人經驗、童年記憶都可以寫,這使我重新發現自己。”
莫言稱自己那時“拍案而寫”,一開始帶著不成熟的痕跡,一兩年后,自然也想脫離“馬爾克斯的磁力”。他在1986年的《世界文學》上發表文章稱,要逃離馬爾克斯、福克納兩座“高爐”。“千方百計走自己的路,但20年來,始終感覺自己在與馬爾克斯、福克納搏斗,因此對他是又愛又恨,愛是因為他打開我們頭腦很多的禁錮,恨是因為他的吸引力太強大了,你以為擺脫了,其實又被吸引過去。”(北京晨報2011年5月31日)
延伸閱讀:馬爾克斯授權中文《百年孤獨》 2011年5月30日首發 曾發誓150年不予授權
“1984年我第一次讀《百年孤獨》的感覺是震撼,緊接著就是遺憾,原來小說也可以這樣寫。”5月30日上午,在哥倫比亞著名作家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長篇小說《百年孤獨》中文版新聞發布會上,作家莫言這樣說。他和許多國內作家一樣,此前都不知道滋養他們走上文學道路的各種《百年孤獨》版本原來都是盜版。
馬爾克斯當初曾發下狠話“發誓死后150年都不授權中國出版我的作品,尤其是《百年孤獨》”。在將近30年的時間里,中國出版界一直為取得馬爾克斯的正式授權而努力,因此有專家稱,《百年孤獨》在中國的正式出版不亞于當年震驚世界文壇的拉丁美洲“文學爆炸”。
上世紀80年代,尤其是加西亞·馬爾克斯于1982年摘得諾貝爾文學獎桂冠之后,他的一系列作品在未得到作家授權的情況下便被我國多家出版社擅自出版,其中蜚聲世界文壇的長篇小說《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等經典更是有多個版本盛行于市。當年的中國作家,甚至各大學中文系學生都言必稱《百年孤獨》、“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爆炸”……,其影響之巨可見一斑。
1990年,馬爾克斯曾到北京和上海訪問。那次中國之行給他留下頗為糟糕的印象是,書店隨處可見各出版社擅自出版的《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等書。《哥倫比亞人報》的相關報道中曾寫道,馬爾克斯訪問北京時對前來看他的文化界人士說:“各位都是盜版販子啊!”這讓當時在場的中國文壇泰斗錢鐘書先生頗為難堪。該報寫道,錢鐘書先生聽了馬爾克斯半怒半笑之言,頓時沉默不語,哥倫比亞駐華大使試圖緩和一下局面,但是白費力氣。“死后150年都不授權中國出版我的作品,尤其是《百年孤獨》”,就是馬爾克斯在結束那次中國之行后發下的狠話。
1992年,中國正式加入《世界版權公約》,中國出版界的版權意識逐漸增強。據不完全統計,20多年間曾有100多家中國出版機構向馬爾克斯本人、哥倫比亞駐華使館,甚至墨西哥駐華使館(因為馬爾克斯旅居墨西哥多年)提出版權申請,但都未得到任何回復。取得這位世界頂級文學大師的正式授權,成了國內各大頂尖出版機構和出版人的夢想。
著名主持人梁文道曝料說,新經典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經典”)總編輯陳明俊就是因為想要出版這本書才進入出版界。早在2002年新經典剛剛成立之時,他們就開始向馬爾克斯的代理人、被譽為“拉美文學走向世界的幕后推手”的卡門·巴爾塞伊絲女士發出郵件,誠摯地表達了引進馬爾克斯作品中文版權的意愿,但石沉大海,杳無回音。新經典沒有放棄出版馬爾克斯作品的努力,一直與卡門保持著聯系。2008年,陳明俊在給馬爾克斯的一封信中寫道:正如當年您在巴黎隔街深情喊著“大——師——!”向您的偶像海明威致敬一樣,我們正隔著太平洋竭盡全力高喊著“大——師——”向您致敬。我們相信,如果您聽到了,您一定會像海明威一樣揮一揮手,大聲喊道:“你好,朋友!”——也許是巧合,也許是這些話讓馬爾克斯想起了當年的自己,陳明俊終于得到了卡門的正式回應。《百年孤獨》的中文出版,終于出現轉機。
向中國的出版社正式授權,對馬爾克斯和卡門來說,是非常慎重的。新經典后來才得知,2008年,經驗豐富、處事謹慎的卡門專門委派工作人員到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明察暗訪,長達兩個月之久,對中國圖書市場、出版機構,尤其是涉足外國文學的出版機構,進行了細致調查和嚴格評估。對于《百年孤獨》這個重大項目,她必須審慎地為年過八旬的馬爾克斯選擇一個好“婆家”。2009年9月,卡門再次委派工作人員來京,與中方的版權團隊、負責馬爾克斯項目的編輯團隊、行銷團隊進行了深入交流。
2010年中國農歷春節前的最后一個工作日,新經典版權部驚喜地收到了卡門女士的新春大禮——正式授權新經典文化公司出版《百年孤獨》中文版的通知。陳明俊欣喜地在微博中寫道:“這是一個在中國出版史上可以載入史冊的日子。”
把書正式授權給中國的出版社,80多歲的大師食言了。《百年孤獨》收獲的不是一本書,而是中國出版環境的規范化和與世界文化界對接的軟實力,這種實力靠的不僅僅是金錢,還有信用、真誠和對法律的尊重。
《百年孤獨》的正式出版,意味著這部問世40多年的世界殿堂級小說在中國終于有了正版書。記者近日搜索發現,百度文庫依然在提供《百年孤獨》的文檔下載,一些網上書店依然在銷售以往出版的各種版本的《百年孤獨》。據出版方透露,應權利人及代理人的要求,他們有義務對未經權利人授權擅自出版馬爾克斯作品的出版機構進行打擊,并為此已專門聘請律師對各類侵權行為進行了調查取證。目前,對涉嫌侵權機構的調查取證工作均已完成,將陸續啟動相關的法律程序,力爭給馬爾克斯一個滿意的結果,讓這位在世界上享有崇高聲譽的文學大師改變對中國的印象。(中國青年報2011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