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 者 梁旭日
通訊員 隋信海 報道
本報青島6月12日訊 今天上午,青島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在即墨市正式揭牌。這標志著,青島航空的籌建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成為新設立航空公司審批再次開閘之后,首次獲準籌建的兩家航空公司之一。
民航局批準文件顯示,青島航空是由南山集團有限公司、青島交通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山東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組建的從事航空運輸相關產業經營的公司,注冊資金10億元。其中,南山集團有限公司現金出資人民幣5.5億元,占注冊資本的55%;青島交通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現金出資人民幣2.5億元,占注冊資本的25%;山東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飛機作價出資人民幣2億元,占注冊資本的20%。
據了解,2004年,民營資本首次獲準進入航空市場,一時間,各路資金紛紛涌入,奧凱航空、春秋航空、東星航空、吉祥航空等民營航空公司先后設立,出現了“第一輪民營航空熱潮”。2007年,民航局發出通知,以“人員數量、人員素質、基礎設施、綜合管理能力都面臨著很大的壓力”為由,暫停受理新設立航空公司的申請,這一政策一直延續下來。今年5月,民航局先后批準瑞麗航空、青島航空的籌建申請,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家獲準籌建的新航空公司均是由民營資本控股。業內人士表示,閘門開啟之后,包括國航、海航在內的多家航空公司均在謀劃和地方政府共同籌建航空公司,我國或將迎來“第二輪民營航空熱潮”。
不為外界知曉的是,牽頭籌建青島航空的南山集團并不是初次涉水航空領域,其對航空業可謂“謀劃已久”。2010年11月,就在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發布不久,這家民營企業組建了南山公務機有限公司和南山國際飛行學院。在規劃中,南山集團將發展包括航空教育、航空運輸、飛機制造、航空服務等為一體的航空產業集群。
青島航空的獲準籌建,除了政策“松綁”之外,地方政府的積極推動是另一個重要原因。隨著區域經濟快速發展,青島航空運輸需求穩定增長,航空業發展前景看好。根據規劃,到2015年,青島機場旅客吞吐量將達到1850萬人次,貨運吞吐量將達到27萬噸。在民航“十二五”規劃中,青島機場被定位為“區域性樞紐機場、面向日韓門戶機場”。近年來,青島將航空業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加大了扶持力度,不僅推動籌建青島航空,還將加快建設膠東國際機場。
據介紹,青島航空將以青島流亭國際機場為基地機場,經營范圍是國內航空客貨運輸業務,計劃2014年3月開飛,規劃2014年—2020年6年間引進51架現代中型客機,達到中等規模航空公司水平。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