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對美出口膠合板居全國首位的安信木業,開始針對美國人的喜好研發櫥柜,短短兩三年時間,安信的櫥柜出口量就達2500萬美元。2012年,費縣木業產業規模以上企業達144家,完成產值178億元,占全縣規模以上產值的36%,增長38.8%,稅收3.5億元,增長33.4%。
“外國人的廚房是什么樣子的?”美國對華膠合板“雙反”案還沒有定論,到費縣的山東安信木業公司采訪,董事長宋剛對記者關于“雙反”的提問似乎并不太感冒,而是向記者拋出了這個問題。
外國人的廚房,國人一般不太會去關心。做了20年木業生意的宋剛,幾年前在美國參加一次經貿活動時發現,在生活中,美國家庭主婦最關注的,不是汽車、電器或者床,而是自家的廚房。廚房里,最受關注的設施則是櫥柜。“美國主婦對美觀、實用的櫥柜,有一種特殊的癡迷。”
在美國市場上,櫥柜被列為建材類,而不是家裝類。不同于我國居民裝一次用一生的習慣,美國人一般3至5年就更換一次廚房的櫥柜。更換頻率高,就要便于安裝。因此,美國人用的櫥柜都是組合式的,櫥柜的面板、背板等有各種尺寸,買來一套,就能自己隨意拼插組合,根本不需要專門的工人上門安裝。
相比于接近飽和、利潤空間狹小的膠合板市場,美國櫥柜市場的容量達到300億至500億美元,利潤率遠高于膠合板。這讓宋剛豁然開朗:與其單純往美國出口膠合板這樣的中間產品,讓對方企業拿利潤的大頭,不如做終端,讓自己的產品直接進入美國人廚房。
宋剛算了筆賬:一張膠合板出口約賣60元,而將一張膠合板做成3平方米的櫥柜背板,每平方米就能賣到80元。這樣,一張膠合板的價值,就從60元猛增到240元。
一度對美出口膠合板居全國首位的安信木業,開始針對美國人的喜好研發櫥柜,短短兩三年時間,安信的櫥柜出口量就達2500萬美元。傳統的膠合板產品,部分成為生產櫥柜的原料,部分用于供應國內20多家家具企業,全國家具出口企業所用膠合板的80%是安信的“貍貓”牌。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安信在美國揮舞“雙反”大棒之時仍泰然自若了——美國“反”的是膠合板這種低端產品,而安信早就實現了轉型升級,現在主要出口櫥柜、地板等終端和高端產品。
安信看似偶然的轉型之路,恰是費縣木業整體轉型的必然結果。放眼費縣木業產業,許多企業也早就走上了與安信類似的道路。
木業是費縣的傳統產業,大大小小的木業企業有數百家,僅具有生產許可證的膠合板生產企業就達170多家。多年來,膠合板、貼面板這些基礎材料成為出口創匯的主要來源。然而,隨著近年來產品結構單一,產業層次低等問題凸顯,板材利潤率低至不到10%,出口利潤率更低,許多膠合板出口企業虧損。
面對挑戰,費縣實施“政策引領、招商引導、品牌培育、創新驅動、平臺建設”五大工程,著力發展板式家具、高檔木地板、門業櫥柜、高檔裝飾板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深加工終端產品,強力推進木業產業轉型升級。
產業發展需要骨干企業和知名品牌的引領。費縣鼓勵企業爭創名牌,重獎國家和省級名牌產品、馳名商標。華海木業探索與其它企業“外包”合作,聯合生產“千年舟”品牌產品,年生產能力由2萬立方米擴大到6萬立方米。泰森木業利用“七巧板”的品牌效應,成為保利、萬科等房地產龍頭企業的直接供貨商,每年為上海、北京等地建筑裝修企業供應15萬套木門、14萬套家具產品。
為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加強產品研發能力,費縣已有60多家木業企業與多所高校、科研機構建立了各種形式的合作。安信木業與南京林業大學合作開發的系列實木復合地板,在美國大受歡迎。傳統產業升級重要的是質量。費縣建立了檢驗檢測、電子商務、企業服務三大產業服務平臺,先后投入130多萬元購置先進檢測設備,與省、市質檢院所及商檢部門合作,新增了200平方米實驗室。當地企業只要有需求,檢驗檢測平臺可免費為企業服務。
產業的轉型升級,提升了企業的規模和競爭力。2012年,費縣木業產業規模以上企業達144家,完成產值178億元,占全縣規模以上產值的36%,增長38.8%,稅收3.5億元,增長33.4%。
原標題【膠合板"雙反"來襲 山東企業轉型升級不驚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