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創造國內領先的營商環境
二、以更大決心、更有力措施推動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發展民營經濟,關鍵是厘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努力創造國內領先的營商環境。重點抓好以下10個方面:
(一)改善市場準入條件。按照“非禁即入”、“非禁即準”原則,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清除各種壁壘,對民營企業與其它所有制企業一視同仁,實行同等待遇。積極爭取國家在我省開展壟斷和特許經營領域向民間資本開放試點。盡快研究制定我省民營企業進入特許經營領域具體辦法。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制定并頒布投資管理的負面清單。進一步落實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的政策措施,支持民間資本進入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市政公用事業和保障性住房、金融服務等領域,支持民間資本進入教育、醫療、養老、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加快推進工商注冊制度便利化,大力減少前置審批,由先證后照改為先照后證。改進和完善中介服務,允許民營企業跨地區自主選擇與審批有關的中介服務。各級發改、住建、公安、消防、環保、國土、能源、水利、防空、安監、質監、衛生、食藥、稅務、海關、商檢、工商、氣象、地震等部門,在審批中不得指定中介機構從事評估、認證等服務。
要更加重視小微企業
(二)大力發展小微企業。沒有數量就談不上質量。民營企業只有“鋪天蓋地”才能產生出“頂天立地”。再高的參天大樹也是由一棵小樹長成的。世界上有前途、有影響的大公司,絕大部分是從小微企業一步一步走出來的。一直以來,我們都非常重視大企業、大項目,這是正確的。但是,我們必須同時重視中小企業,甚至要更加重視小微企業。它們開始時更羸弱,但又具有最旺盛的生命力。要加強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整合社會化服務機構,建設完善公共服務平臺網絡,加快形成具備政策咨詢、創業創新、人員培訓、技術研發、融資擔保、法律援助、商務服務等多種功能的社會化服務體系,為中小微企業發展提供保障和支撐。
加強創業觀念引導和創業政策宣傳,大力推動創業政策進高校、進社區、進企業,提高政策知曉率,增強青年人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創業動力。支持小微企業采取鐘點工、半日工、兼職工、臨時工等靈活用工方式,鼓勵個人靈活就業。要充分發揮高新園區和孵化器等載體的作用,進一步擴大并用好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科技風險投資資金,完善市場化運行長效機制,大力扶持科技型小微企業發展。要鼓勵支持自然人通過網絡實現創業,支持高校畢業生在電子商務網絡平臺開辦“網店”。興辦商務秘書企業,為新辦電子商務企業提供住所托管及其他配套服務。
引導民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不搞“拉郎配”和“硬性攤派”
(三)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在工業、農業和絕大多數服務業領域都不適宜搞國有獨資、一股獨大,應當在產權結構上形成更多利益主體的相互制約和相互促進。要加快研究制定具體辦法,鼓勵民營資本通過出資入股、收購股權、認購可轉債等方式,參與省屬國有企業投資項目。積極探索公私合作(PPP)模式,在能源、交通、環境、衛生、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務領域,把政府資源和民間投資很好地結合起來,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產品。鼓勵市場兼并重組,支持民營企業通過資產收購、產權受讓、參股控股、合資合作等多種方式,全面參與國有企業的改制重組。
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必須堅持“各方自愿、互惠共贏”原則,不搞行政干預,不搞“拉郎配”和“硬性攤派”,依法保護非公有資本的參與權、話語權、收益權。
(四)改善金融服務。一要制定和完善民營中小企業信貸扶持政策。鼓勵商業銀行加大對民營經濟的信貸投入。開展動產、倉單、股權、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等新型抵(質)押擔保貸款業務,以及供應鏈融資、保理融資、票據貼現、應收賬款質押等融資服務,確保實現小微企業貸款“兩個不低于”的目標任務。二要拓寬民營企業直接融資渠道。支持更多優秀民營企業到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市場以及海外資本市場募集資金。除公募市場之外,還要大力發展私募市場。這方面,重點是發展各類投資基金,培育區域性資本市場。要發揮好齊魯股權交易中心、青島藍海股權交易中心這兩個區域性金融交易平臺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優化融資服務。此外,還要繼續支持民營企業發行多種形式的債券,擴大債券融資規模;支持有穩定收益或未來現金流充足的民營企業通過資產證券化、資產支持票據等進行融資。三要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進一步支持民間資本參與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機構重組改造。在監管責任明確、風險可控前提下,探索成立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非公有制銀行,發展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民間資本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推動民間融資陽光化規范化發展,為小微企業提供多層次多形式融資服務。